京汉街(长篇片段小说)

2023-05-08 10:08:34
标签: 文化 纪实片段小说 原创

                                          二、难忘的记忆 (十一)

       放学回来, 母亲弯着腰,正在那里将洗好晾干的芥疙瘩和雪里蕻收起,准备腌制咸菜。 早已搬离京汉街住到幸福西街公房的春叶婶,看了我一眼,笑笑,便悄悄来到母亲身边,甜甜地叫了一声"京山嫂"。

       母亲抬起头来,眯着眼睛端详了半天,才认出是春叶婶:"啊,你看,一下子没认出你来,你胖了......"

       这个春叶婶原本住在我家南头,是个大嘴巴家庭妇女,整日无事东家长李家短的。母亲不喜欢她。偏偏她又长了一张好嘴。头几年,我家偶尔改善一次生活,蒸个包子,炸个油馍头,她就像闻到味儿一样,颠颠地跑过来,一边贴近母亲说着打听来的小道消息,一边伸手抓起包子油馍头就吃,还不断地夸赞母亲好手艺。

       父亲挨整的消息,也是她第一个打听到,便到处散播的,不几天就弄得京汉街家喻户晓。这四年她再也没有与母亲来往,搬走以后,路上遇到,也远远地躲开去。

       “他婶,你咋闲了?”母亲疑疑惑惑问了一句。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在一旁帮母亲收拾的吕大妈不等春叶婶回话,顿着脸抢白了一句。

       我站在一边都不好意思。春叶婶倒是大度,抬头看看西边说:“太阳可不是往西落了......”又说,“我见俺嫂忙着,不兴过来帮帮忙......”

       “好屁股嘴!”吕大妈放下一句狠话,悻悻地走了。

       见吕大妈离开,春叶婶I向母亲靠近一步:“京山嫂,你看你这夹袄,都补了几回了。还不换件新的?”

       “孩儿们多,先要紧着他们。不让孩儿们寒碜......”母亲看看自己身上的夹袄,“还能将就就将就......”

       春叶嫂听了,又凑近母亲,神神秘秘地压低声音:“哭穷吧。我早听说京山哥补了这四年的工资,两千多嘞......说是两千四......”

       母亲听了,猛一下直起腰:“他婶,你听谁说的?这可不能开玩笑......”

       “好嫂子,你看你看,不找你借钱......”春叶婶撂下这句话,颠颠地跑走了。

       母亲匆匆收拾完晾干的芥菜疙瘩和雪里蕻,一屁股坐在那里发起了愣。那个年代,两千多元钱可不是个小数目,母亲坐在那里自言自语着:“春叶这回说的是真话?”见我放学书包都没放下,还站在那里,抬起头看着我,“一月五十......一年六百,四年可不就是两千四?”

       看母亲在算,我心里也很高兴。如果真要把四年的钱补回来,这四年家里塌的窟窿就能补上,再也不用向吕大爷借钱了。

       母亲似乎轻松了不少,对我说:“写作业去吧。吃饭不等你爸,晚上你还要上晚自习......”

       吃完晚饭,父亲还没回来,我背起书包就要上学校,出门碰到了父亲。我多了个心眼,见父亲进屋,我便又折了回来,站在门口想听一听那两千多元钱的事。

       果然,父亲刚端起碗,母亲就把春叶婶的话学给父亲,问有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正面回答,说:“你还不了解这个人的嘴?”

       “我知道她的嘴......可这次她说的恁准......我也算了,两千四......”母亲说。

       父亲的声音越来越小,我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却听到母亲抽泣的声音。究竟春叶婶说的是不是真话,父亲都说了些什么,母亲为什么哭了,我满怀疑问,扭脸上晚自习去了。

                                                                                  (待续)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