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汉街(长篇片段小说)

2023-03-28 08:29:26
标签: 文化 纪实片段小说 原创

                                                  清贫的生活  (十三)


       经过了漫长的三年。

       这年八月,我从遥远的大西北探亲回来,还未到家,就感受到了京汉街不同往常的气氛。叔叔婶婶们见到我,看我背着行囊,亲切地与我打着招呼:“这是到哪里去了吔?”住的近的知道我去探亲了,则笑着问一句:“回来了?”

       他们脸上都挂着久违的笑容。

       母亲站在房山头,身上系着围裙,面前支着面案,煤炉上坐着油锅,不停地摆弄着一块大大的面团。见我回来,笑着对我说:“你姐发电报来,说你今天回来。今天炸油条糖糕,改善生活”,她搓搓手上的面,接过我身上的大包:“这么沉,装的啥啊?”

       我笑着没有作答,期望看到母亲打开包后的惊喜。

       母亲刚打开包,一股食物变质的气味便弥漫出来。倒到案板上看,小山一样的一堆食物,已长满了红的毛绿的毛。

       我一下子愣在那里。这是我一路走来,每到一站都要下到站台去抢买的,有面包、包子、烧饼,大多是青稞面做的大饼。每买了,我只少吃一点,要积攒下来带给饥饿的爸妈和弟妹的。看着这堆坏掉的食物,心中一时充满了失落又委屈的情绪,眼泪就要掉下来。

       “没事没事。妈知道儿子的心。坏了,正好埋到菜园里当肥料。” 我看出母亲也心疼,但她还是笑着安慰我。母亲一边收拾坏掉的食物,一边又提高了声音:“儿子,现在形势好转了!”

       “形势好转了”、“形势好转了”,在一旁看到这一幕的汪婶、吕大大也异口同声附和着。

       其实,我在火车上已感到祖国形势的好转。两千多里的行程中,火车上不间断地供应三餐,大大的一盘小米盖浇饭才四角钱。车到宝鸡,因前方塌方,列车在宝鸡车站滞留了两天两夜,满车的人萍水相逢,热烈交谈,打着扑克,分享着各地的特产,少了往日的怨声和不安 。

       与我坐对面的,是一位戴眼镜的阿姨,她是太原一所高校的老师。我和她的邂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交谈中,她得知我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还深入浅出地给我分析了祖国的形势。她说:“有人说,新中国就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其实不完全对......”见我愣了一下,她又说,“你想啊,旧中国留给我们的是一个饱受蹂躏、满目疮痍的烂摊子,比作纸就是一张满是窟窿、污迹斑斑的纸。要在上面画出最新最美的画图,就要先把这张纸修补好,漂白了,才能开始作画,对吧?”说到这里,她指着车外,“看到了吧,蓝蓝的天空、成群的牛羊,广袤的草原......不要心急,不要失望,我对祖国充满信心”,激动之间她突然冒出一句俄语“Китайская Народн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 наша великая Родина”。

       她是俄语老师,也是个多血质的人。

       我当时刚学了两年俄语,随口翻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伟大的祖国。”

       她听了很高兴,又叽哩哇啦说了一串俄语。我听不懂了。

       她说:“我说的是: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战胜一切困难,一定会比苏联更强大。”

       与她的交谈很愉快,也很受鼓舞。

       国家形势好转了,京汉街一下子热闹起来。吕伯伯的京剧唱得更加高亢,汪婶又生了一个女儿,四爷爷的酒杯端得更勤了,各家各户改善生活的频率更高了,出走的樊婶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

                                                                                      (待续)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