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汉街(长篇片段小说)

2023-03-07 10:13:51
标签: 文化 小说 原创

                                                    京汉街(长篇片段小说)

                                                           引   子

       京汉街是我度过童年生活的乐园。

       京汉街这个地名,在我的记忆里它的含义很宽泛,说不上它是那条土路的名字,还是那一大片居民区的名字,只记得东西片区各家的门牌上都写着京汉街三个字。

       据说京汉街与1923年铁路”二七大罢工“有关,自然,这里居住的绝大多数是铁路工人。在我的记忆里,南北走向的一条土路,两侧分布着不同的居民区。东侧北头是一片杂居的草房,中部大约是建国前铁路自建的三排青砖黑瓦的平房,是当时唯一的公房,也就是大家口里的“老官房",接着又是一片零零落落的草房。再往南是铁路员工子弟小学(本部)。

       我家居住在土路的西侧,这是一片由南起自铁路电务段大门,东临小河沟,一直绵延到铁路机务段的不规则区域。这片区域全部是草房。听母亲说,居住在这里的铁路工人,都是抗战时期南迁(“跑反”),抗战胜利后返回的老员工。这些草房,都是自己动手辛辛苦苦搭建起来的。母亲说,父亲和吕大爷一同从贵州返回河南,分到机务段,无处安身,先是搭个草棚,然后相帮着,不分昼夜地脱土坯,拾碎砖,一点一点垒起墙壁,然后再请当地农民铺茅草,才有了这个家。那时我年幼,懵懵懂懂,但父母一辈的艰辛还是记在了我的心里

       土路两侧各有一条水沟,夏盈冬枯,水沟上搭着简陋的小桥供人过往。我家居住的那个区域,河沟南头的小桥搭的是一块青石碑,北头大约搭的是是几根枯木。夏天,雨水多,发水的时候,小河沟里水流湍急,常常还要漫到家里和土路上,年久失修的草房也会漏雨。大人们忙忙碌碌,一面把家中所有器皿拿出放到漏雨的地上和床铺上接水,一面又要千方百计地加高门槛堵水。我们小孩子真是少儿不愁天下事,却趁着大人忙碌,一个个高兴地在雨中尽情地玩耍,在红胶泥的路上艰难地跑来跑去,打着水仗,甚至索性跳进小河沟里抓黄鳝泥鳅。不时,院里便会传来交响乐般的大人呼唤责骂孩子的呼声和孩子的啼哭声。

      京汉街,是一座城市的缩影,是共和国的一个细胞。整整十七年,我出生和成长在京汉街这片热土,经历了建国初期的风风雨雨,见证着她的变化,见证着祖国的发展和前进。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