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执行风暴”:慈善利人利己
(2011-04-21 16:12:41)
标签:
姜岚昕
中国
王老吉
品牌美誉度
智业集团
杂谈
|
分类:
散文杂谈情感
|
不可否认,中国的慈善环境还存在不是瑕疵,但中国的社会环境对慈善却是高度重视,却是古已有之。“为富不仁”、“取之有道
用之有度”、“无奸不商”、“不患寡患不均”等传统说法反应了中国对贪婪的鄙视和对慈善的推崇。不管是“仇富”的落后思想,还是“天下为公”的千年理想,慈善,在今天这个商业经济环境下,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而在刚刚过去“总裁执行风暴”高端培训课上,世华智业集团总裁、北京华夏管理学院院长姜岚昕老师就在给四百多位企业家讲授“执行”之道的同时,还给企业家们上了一堂难忘的慈善课。
慈善不仅有关个人的修身养性,放在整个社会环境中,我们会发现企业家的慈善行动,小到影响个人的精神境界,中到塑造企业文化,大到影响社会风气的转变。总裁教练姜岚昕老师在“总裁执行风暴”课上倡导“企业应该拿出利润中的固定比例投入慈善事业。”、“富二代的成长离不开慈善修炼课。”、“慈善提升品牌的力量超过广告。”等理念,并通过社会现实环境的剖析和世华智业集团自身的慈善努力感召现场四百多位企业家投身慈善。
笔者尤其赞同姜岚昕老师对慈善助学的利己价值的分析,助学慈善既是社会急需、广受赞誉的善举,也是企业培养所需人才的最好途径。赞助一个大学生大约需要5万元,赞助10个即50万,相对企业的宣传开支,这个数目是大多数企业都能承受的。同时,通过赞助品学兼优的贫寒大学生,并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无疑将是企业最合适的人力资源,这不光是管理效率的考量,在企业管理氛围方面更是有着无可替代的。
尽管不能把慈善理解为一种交易,但不得不承认,慈善本身会给企业带来的品牌美誉度以及人力资源的好处也是毋庸回避的。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王老吉案例,一亿元的善款换回的绝不仅仅是市场销量的猛增,而是品牌美誉度的大幅提升,这也可以说是王老吉的一笔历史财富。
陈光标的高调引发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和社会热烈讨论,在有关“裸捐”的话题上,姜岚昕老师认为,慈善的前提是不能伤害企业可持续发展,因为只有企业的持续发展壮大才能在慈善方面有更大的作为,企业的成功本身就是社会的财富。
慈善不是一时冲动,是恒久的理念和付出,务实的慈善是每个中国企业都应该学会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