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指数之道
指数之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225
  • 关注人气:4,7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菲特的眼泪

(2013-05-28 16:12:06)
标签:

杂谈

分类: 原创

巴菲特的眼泪

-----读岁月空间兄的《目前难道还有比“忍“更好的策略吗?》有感

 

读完岁月空间兄的《目前难道还有比“忍“更好的策略吗?》,往事历历在目。

我初入股市是在2006年,运气好得难以置信,懵懵懂懂前后分别买入上投摩根的两个股票基金:上投阿尔法和上投中国优势(这么多基金,我为什么选上投摩根,说老实话,就是因为有“摩根”这两个字)。彼时上投摩根由王鸿嫔当家,吕俊掌舵,在市值翻番后,我还特地去听过他们主题为“寻找下一个百分百”的报告会,当时的我如大盘一般非常亢奋,好事还没有完,这两个基金居然又达成了翻番的目标,完成了“下一个百分百”的目标。

鬼使神差,涨了大概4-5倍左右时,我把上投摩根的股票型基金换成了几个封闭基金(至于什么原因,已经恍若隔世,忘了!但一定不是为了避险,而是为了更高的利润),虽然没有避开6124到1664的大跌,但是由于封闭基金仓位和折价的原因,我的账户损失比大盘跌幅小很多(现在回头看,绝对是运气,但我当年坚持认为是水平)。

跌到2000点左右,我把封闭基金换了一批深圳B股,收益也相当可观。为什么卖掉封闭基金?当时大概嫌封闭基金不够刺激,或许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受约翰-伯格理论的影响,认为基金的成本太高,国内的指数基金成本同样不低,所以想自己搭建一个指数基金,就选了几个B股,自己搭建B股指数来投资。当时是不是还有什么其他想法,我现在确实记不起来了。

至此,下一个“巴菲特”已经横空出世。见下表:

 

 

我的投资收益

沪深300投资收益

 

收益率(%)

每万元期末净值

收益率(%)

每万元期末净值

2006

102.33

20233

121.02

22102

2007

131.22

46783

161.55

57808

2008

-36.22

29838

-65.95

19684

2009

107.84

62015

96.71

38720

2010

20.29

74598

-12.51

33876

我当时的心情和岁月空间是一样的,逢人就谈股票,喉咙有时比老板还要粗,想过了:何必看你眼色,老子靠股票就能生存。多少回梦里依稀见到辞职那一刻的潇洒,同事们羡慕的眼神,我甚至产生了拯救全公司无产阶级的想法,你们把钱交给我打理就可以了。

......

时间来到2011年,我把大部分头寸换成民生银行,成本5.1元左右。好买卖!这个可是大收益啊,看看现在民生银行的股价就知道了。可是,“巴菲特”在5.5元左右就清仓了民生银行。

卖出民生银行后又开始建仓平安银行,买买卖卖,卖卖买买,居然把成本捣鼓到了13元左右,哇!这个成本可诱人了,不信,你可以看平安银行的走势图。可是,“巴菲特”在平安银行上只赚了不到10%的利润,没错,就在平安银行股价起飞前卖掉的。

期间,我还不断做买卖:贵州茅台、海螺水泥、潍柴动力......估计买卖过20个左右股票,就在两年间,你没有看错,就在两年间,我居然买卖了20个左右的股票。年报?你说我会读吗?

以上,除了那张表格是记录下来的真实情况。其他内容可能有出入,因为毕竟过了那么长时间了,但是大致情况就是这样的。

这就是真实的“巴菲特”,两年多来一事无成的“巴菲特”,忙忙碌碌的“巴菲特”,回顾民生银行和平安银行的走势图,“巴菲特”留下了眼泪。

仔细回顾,其实我赚的那一点点钱,80%甚至更多靠的是运气。靠运气的“巴菲特”一定会流泪,早晚会!

......

俱往矣!一切重新来过!

期待蒙娜丽莎的微笑!

本文因岁月空间兄的博文开的头,也借用他的话来结束:现在没有比“忍”更重要,也没有比“忍”更好的策略了。请记住:小钱靠技巧,大钱靠意志。

 

思考题:

1、大量的利润从何而来?

2、为什么种下了好种子,却没有好收成?

3、从民生银行和平安银行的失败案例里得到了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