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里长城 第一墩

(2010-12-10 06:53:57)
标签:

魏传统

长城第一墩

河墩

明代长城

嘉峪关长城

旅游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长城第一墩是真正的雄浑。所谓“长城第一墩”,就是明代长城的第一个烽火台(现在其实剩的是个土堆),它向北几公里就是嘉峪关,然后蜿蜒前行几千公里,最后在山海关入海。嘉峪关的长城第一墩,我在感受真正的雄浑的同时,也明白了长城在自然美学构图中的一个作用,那就是画龙点睛。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第一墩对面就是连绵的祁连雪山,山下就是广漠的戈壁滩,而其神奇之处在于中间隔着一个50多米的峡谷,下面是流淌的河水,不过由于气候变暖的原因,河水已经不大。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长城第一墩:即讨赖河墩。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因墩台耸立于西长城尽头,讨赖河北岸高达82米的悬崖峭壁之上,故名。长城第一墩担负着传递嘉峪关南至祁连山方面的敌情的任务,该墩筑于长城内侧2米处。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对于它的雄险,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曾经有过生动的吟咏:“嘉峪关,雄险画皆难,墩堡遥遥相互望,长城道道连关山,猿臂也难攀”。在一万多华里的明代长城线上,墩台无数,密如繁星,而嘉峪关长城第一墩与河北山海关渤海之滨的“老龙头”遥相呼应,共同构筑起中华长城“龙”的首尾,成就了中华民族“龙”的美名。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丰碑,那么长城第一墩就是这座丰碑崛起的地方。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一步步跨上吊桥,拉紧悬索。长城第一墩,就在桥左侧的峭壁上静静伫立,用重重包裹着的脚手架期待新生。而脚下的每一步,都应和着浑黄河水的咆哮,惊心动魄。河床却在这样的惊险里移步换景,越来越完整呈现出它弯曲的线条和无畏一切的气魄。怎能不惊叹!怎能不臣服!82米深的断裂峡谷垂直壁立,气势恢宏。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现在,这座墩台残高约10米,其底部呈不规则正方形,底宽14米,内部仍呈正方形,长宽均为6米。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土层厚1020厘米。‘长城第一墩’碑文由已故的西路军将领魏传统题写,字迹飘逸洒脱,清秀隽永。”站在讨赖河墩旁,只见祁连山连绵起伏,气象万千。讨赖河水自西向东,在深深的峡谷中奔涌不息,轰然作响。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这里周围都是极度贫瘠的土地。大小不一的黑色石头,很多都遍布裂缝,是因为昼夜温差太大所致吧。偏偏一丛丛叫不上名字的植物,在如此贫瘠的土地上,在石头都会开裂粉碎的土地上,挣扎着开花,结果,绚烂。连绵不绝的黑山,垂垂老矣的第一墩,82米高的断崖峡谷,永不知疲倦的讨赖河,在这样多姿多彩的生命映衬下,成就着一场苍茫里的风景。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讨赖河从祁连山奔泻而下,在流经嘉峪关附近时,依山势拐了一个“U”形弯。经过了不知多少年的冲刷,在这一带形成了深深的沟壑,两岸峭壁有百米之高。讨赖河墩就紧傍深谷,坐落在北岸的悬崖上。这里是明代万里长城西边的终点。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长城第一墩的旁边就是直通嘉峪关的明长城。第一墩雄踞崖边,傲然屹立,远处的嘉峪雄关清晰可见,不禁令人生出许多遐想。当年,万里长城自山海关起步,穿峻岭,越荒漠,逶迤万里,直至讨赖河边担负起了御边卫土的重任 .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讨赖河水流湍急;望北向南,巍巍黑白两山环抱;东西一线,水天相接——万里长城第一墩宛若关城之铜墙铁壁,与关城一脉相承,浑然一体;两者交相辉映,合成“西襟锁钥”,共享“帷屏西极”。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万里长城 <wbr>第一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