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嘉峪关城楼西北约6公里处有一段长城,依山势而建,直至黑山山顶,远远看去,墙体如悬挂山间,故称“悬壁长城”又因这段长城的形势与八大岭十分相似,被称为“西部小八达岭”,它是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

悬臂长城建在约为60度的悬崖上,城墙最窄处只有一米不到,多为土石结构,没有青砖长城的那种奢侈,却刻出历史的痕迹,从入口处可见他蜿蜒而上,如同一条钻天的灵蛇!

悬壁长城就地取材,用山上的石片和山下的黄土分层砌筑,坚固美观。共有墩台三座,1987年经过修缮,现全长750米。悬壁长城屹立山脊,沿山峰陡跌直下,形成长城倒挂、铁臂悬空之势。

悬臂长城就位于黑山的东坡,这里地形特别。如果从西向东来看,根本看不到这条倒悬在山坡上的长城,敌人以为只要绕过嘉峪关城楼,翻过黑山峡谷就可以攻进中原,结果大错特错,好不容易翻过山,才发现还有一条铁臂长城驻守,根本攻不进来,所以这里一直被称为天险。



悬臂长城位于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上,西连长城第一墩,东接嘉峪关,为古肃州西长城的北端:近两百米的城墙粗犷地架在倾斜度近半直角的山脊上,远看似墙体倒挂,石臂悬空。





站在这里,向南眺望,雄伟的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和连接南北30公里长城一览无余,远处就是海拔2千多米的祁连山文殊山东峰;而西北面,就是石关峡谷和起伏险峻的黑山,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站在城上,面前是广袤的大漠,背后是险峻的石关峡。


悬臂长城.这里没有嘉峪关城楼的大气,也没有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个性,小而险,如盘延的蛇.著名诗人关雪有诗赞曰:“万里长城万里关,叠嶂黑山暗壁悬,最是土石寻常处,几度清风瘦弥坚”,这就是悬臂长长城的最好写照,一个瘦一个坚,写出了悬臂长城的特点个性!


悬臂长城,那是一直延伸到祁连山顶的两段长城,很象北京的八达岭长城。但它的妙处在于周围的环境。一是站在最高的烽火台上,可以把祁连山看个真真切切,特别是那些裸露的线条或者就是我说的流动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你只有在这里,才可以明白长城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意义。因为这里的长城内外,景象迥异,一面是贫瘠的高山和戈壁,一面是肥沃的平原和耕地,这样一来,才可以理解生活在平原上的人是何等需要这样的长城来防范.


石片和山下的黄土分层砌筑






丝绸之路的雕像,有张骞、玄奘等,还有长长的一队骆驼雕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