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随着一些新小区的建成,人们也越来越自我封闭了,甚至于住了几年的对门都不知姓什名谁,有的见面或即使走在对面都不曾打个招呼,可是我到加拿大的那些日子,总体上感觉到加拿大人的热情与友好。
我每天早上起来有晨练的习惯,一日在慢跑中隔着马路对面跑来一年轻美女,我不自觉地看了一眼并正与对方目光相遇,没想到对方向我摆摆手微笑道“嗨嗳!”我竟然不知所措,回来和亲友说起此事,他们都说我应该与人家也打个招呼。我说如果是在国内和人家不认不识地打招呼,别说女子不可能主动,就是男的如果主动与年青美女打招呼,人家准会骂:臭流氓!起码也是以为你“脑子有病”或是想泡人家。可亲友们说这是礼节性地打个招呼很正常,而我没理人家是不礼貌的。第二天晨练我又遇见这位也在晨练的美女时,人家仍是主动先与我打了招呼“hello!”我此时也“嗨”地跟人家打了招呼。接着又与一年长者相遇也是人家先和我打了招呼,我不好意思地也与人家“嗨”了起来。而周围平时都很少见面的邻居也是如此,只要见了面要么和你微笑、要么和你摆摆手、要么就是“嗨!”反正只要双方目光相遇则都会相互打个招呼.....
当然加拿大人也有其慵懒的一面,这也是发达国家的人们会享受,不是一味地在追求“拚搏”而以人性化、舒适为第一位,当然就会带来一些“死板”和效率低下。这主要是体现在工作效率极低的方面,除了上班要早起外,一般很少早起,商店也大都是近中午才开门。其实人家都很会享受,节奏慢本身就是“很人性化”活着不能那么累。在居民区很少见到人,可是在一些商场或公共场游逛,所让你看到那人多的和在中国没两样,可我们中国有多少人口人家是多少人口啊,还不及我们的一个省,而土地却比我们的还大。再有,我急于去拜访一亲友,可是对方告诉我最好在休息日,我问为什么,他说一是因休息日大家都在家不用上班,二是是因修路只有在休息日才能通行不然就得绕很远的路,而休息日停工,有一半路可行,我想若在中国修路架桥之类的哪些有休息日啊,加班加点那太正常,可是在这里基本没有仍按部就班,该休息的就得休息。
下面是我随手拍摄的部分照片:




因为晚起而匆忙在车子里边开车边化妆,甚至有描眉画眼修眼睫毛、滴眼药水的,还听友人说他曾看见还有人竟在开车刷牙......,真不知是快节奏还是慢节奏,奇怪也没听说为此有交通事故发生。

这棵树裁了能有一周时间,当然活也干的仔细,浇完水把木屑盖满树根,也把损坏的草坪修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