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由冬天的低迷到春天后的回暖,越多地显现出扩内需求发展的效果。现在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和中东部的一些大中城市,楼市已经渐趋由低迷走向兴旺。据有关资料显示6月份,全国有28个城市楼市回暖房价普遍有所上调。从“地王”的产生,到房价的普涨,甚至从王石的“拐点论”还没有最终验证就自打耳光,万科自己就把“拐点”“掰直”从今年的三、四月份开始了价格的不断上涨,而且在两个月内狂收18块土地,其中两块“地王”真是不惜一切代价拿地,这都表明了什么?由此必然,房价不仅不降反倒更加狂涨起来,前两天从博客上看到一则:“大连的楼市不火都难”让人更难理解,这都是为什么,正常吗?有些原因以前本人也有过多次分析并说明过了,这里不再唠叨,只说说现在的楼市和房价有点走入不理性,甚至有点发狂的地步实在让人为之但心。也许这是多此一举,“替古人担忧”。但眼下必竟开始成为事实有的变真火为“虚火”。为此我这里要说的就是我们如何面对楼市的“虚火”问题。
首先要强调的是政府的主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有些时候楼市的虚火某种程度上应该说是政府造成的。都想为了自己的地区经济的发展而策马加鞭,没有考虑到市场上的真正承受能力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性。在土地的放量上,在“招、拍、挂”的实施中,是否缺乏长远的计划性、有无其误导作用?虚火中本身就有这种成分。再则房地产开发商大批的房子卖不出去,也是政府在帮着给出路,帮着卖房子,甚至给政策来缓解积压,按说这也没有错,关键是如何来调整而不是再继续的盲目性开发。有的地方实在没有市场了,就大手一挥:把这几片旧区给拆了。有些还都是很不错的六、七层的楼房,甚至是近十几年建的新房子一下子也都给拆了,一时间又产生成千上万的动迁户,你不买房子?当然要买了,这不就解了吗。
其次是还应减少“地王”效应,卡住资金流,规范房地产开发商的“招、拍、挂”尽可能达到理性。不是“不差钱”而是差观念。有些房地产开发商也是“心里没数决心大”,是在竞相显示自己的所谓“势力”。这里首先就应该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上把好关。房地产开发商不怕赔钱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钱不是自己掏腰包出的。大不了由银行收回去,而自己毫发无损,甚至还有所获利,赚国家的便宜。再是国有企业财大气粗的“不务正业”也应限制其“搅局”以防抬市,以及保增长的资金也要有所控制,限制其流入房地产开发领域。
第三是做为消费者来说,在这个时候如果不是急需要房子的话,我认为不要追高买房,以帮其哄抬楼市。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上,有很大成分是被一些别有用心者忽悠的,引你上套都来买房,好象真就是“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人们可以算一算,你所在的城市有多大?人口有多少?人均居住面积大约是多少,还有多少住房“困难户”?需求房源是多少?再算一算现在已经在建设和准备建设的住房有多少?如果确实是供不应求,那你就买,有可能房子还真得涨;而你算出你所住的这座城市所建的房子,早已大大超出了所需人群的需求,已经达到了供大于求,可他还再涨那就是虚涨,这就是“虚火”谁进去或谁买了此房迟早要掉价的。市场的兴衰大都是由消费者来衬托,没有了消费者他们再吹嘘也是火不起来的。
再说在大连“楼市不火都难”,应该说这也有虚火的成分。要知道,大连的楼市仅靠本地市民来购买的话,一不可能价格如此之高,有的都达到了25000元一个平方米,不是就值这个价,而是“有人要”而产生的这个价;二不可能有市场,大连普通百姓本身托不起这个价,一半以上是外地有钱人不差钱给托起来的。大家知道,居民的收入都在那摆的,人们这些年来的住房条件从福利房到房改房、又从初级阶段有了自己的住房,到想再不断改善住房阶段的提升。但总体上说,已经基本上达到饱和,甚至比发达国家的居住标准还高,所谓“火”也不过是人为造势。当然困难户的状况什么时候都有,到什么时候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改善。大连的楼市应该说是本地居民改善性购房、旧区拆迁改造所需用房和外地人口进市买房这三分天下所占有。虽然大连算不上一线城市,但在全国来说也具有代表性。很值得有关方面研究和认真思考。在每年几次的房展的过程中也不难看出,房展就是个形式,也是一些开发商促销或者是推广自己的一个平台,当然也有虚火的骟情。在房展上看不出楼市的本质性东西,买房也不一定都是通过房展才有销路。因此,面对楼市的虚火,应该给予冷静地对待才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