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新的一年会有新的气象,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太远吗?我当然也很期待。辞旧迎新,在新的一年里,我想也一定会有更艰巨、更麻烦的事情在等待着我。当然,年前也别指望能办成什么事了,春节前就更不能空着手去找人家了,有势力的单位都在忙活着过节送礼,借机拉关系加深感情。而我们则是没有办法拿出更多的钱,可是以后还要见面、还要求人家,我只好让人再买些购物券给有关方面送去。
1995年2月20日,薄
市长和负责城市建设的李市长都分别对佳地大厦给予了批复,这个项目总算“透亮”了。但接下来的资信证明又让我担忧起来,因为市政府有规定,没有资金能力也不能批准开工。下午我又为此事紧忙活着,找了老板又不在,只好找集团财务总监谈了近一个小时。最后又总算与老板通上电话。我不管是真的假的管用就行。我是让财务总监用以前曾用过的一份资信证明,并稍做了一点改动。第二天我就带上了“资信证明”来到房地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和张哲等一起到刘总工程师处,将设计方案、规划图等资料交给他,他说等看看后再定“扩初会”。然后,我们就又到了房地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土地局赵副局长办公室,可是等了一个多小时也没等到,最后只好将2000万元的“资信证明”交由于秘书转交给他。晚上我回到家里8点多了,我又往赵副局长家去电话,可他仍没有回家,我只好给我的同学、邮电疗养院的院长张瑞林去电话,因他与赵副局长是在党校认识的关系又不错,我让他给赵副局长联系沟通。23日上班,赵副局长约我过去,我马上赶到市房地产领导小组办公室赵副局长处。他说要调查资金情况,并把经济处的刘处长也给叫来,说详细情况交刘处长办。我一离开开发办就给老板去电话联系,说明了情况,可他却竟怕承担责任又要让我想办法。我很不满,又无可奈何,他拿不出钱来,人家又要验资,我又能怎么办?我又找了赵副局长,让他先把我送去的“资信证明”换了下来。老板让人又从某银行国际部开出一份“资信证明”,加上我们又附的说明,这一关才算又过去了。
大染厂的联建项目就更不用提了,仍没有新进展。为这些事情,我又多次找老板,可他今天在大连,明天又去北京了,说晚上回来与我联系,可晚上我等他很晚也没有音信,找他又联系不上他。第二天刚通了话,说在大连,可是我找他还没见到面他又去了沈阳,让我实在捉摸不透。可我还必须要往下进行不能停下。晚上我们又请了经济处的刘处长吃饭,说明老板如何资金没问题等情况。后来为大染厂项目,我无可奈何,找了老板让他另找人吧,这一块我不能干了。我也知道,谁能干?没有人能干,最后还得我来干。
又过了些日子,到了3月1日,我和佳地厂的领导一起与设计人员在佳地厂做最后的设计审定。设计的多有保守。我提出了部分结构上的问题,主要还是考虑到资金避免浪费,确定佳地厂那写字楼部分不设中央空调;变电亭不要设在地下室,维持旧有;釆暖中的热转换装置的位置另考虑,原则上还是在原锅炉房位置改造利用,以及地下停车场功能的设立等等,我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与联建方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近一个月,这期间我和张哲等人白天到有关部门沟通,设计人员具体与诸如消防、人防、电业、自来水公司等这些公共设施单位详细碰设计规范上的事,晚上就宴请招待这些方面的“把关”人员。我们首先是很虚心地以征求意见,咨询有关规定和要求为名“小聚”宴请他们求得帮助和支持。同时希望他们能给予积极配合和多方关照,总之能给予我们多行方便,对于这些专业上的一些规定和要求能尽可能地给予先行指导和帮助,别等到关键时候这也不行那也不合格地找麻烦。同时还因为我们更怕的是到时候给予我们难以承受的要求,如更换什么线路等。对于新的规范和要求我们也不是十分清楚,对莫棱两可的事情尽可能地不要给予我们过高的要求,再譬如电亭大小够用就行不一定非要太大也不一定非要在红线内建新的,原有的能用就行。消防控制也是如此够用就行。我担心有时他们会利用手中的权利省了别家的加大另一家的情况发生。因此这种“小聚”还是值得的。
终于在3月28日举行“扩初”审查会,忙活了这么长时间能否顺利通过也在此一举。这是大连市对超高层建筑必须经过审查的规矩而必须要走的一步。一大早,我就出门到了单位,组织员工和联建单位的人员一起提前来到我们前一天就准备就绪的会场——海员大厦14楼“佳地大厦初步设计审查会”现场。定于9点钟开会,到了9点半才开始。来宾包括城市建设各个方面的专家学者共25人,设计单位和我们建设单位的有18人参加。除了电业局的提前已经沟通好了没来人外基本上都到会了。初步设计审查会由市建委组织,建委工程处卢处长主持。先由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分别做介绍,然后又按各专业对口分别审查最后提出整改意见。如果问题挺多各专业对口意见也不少的话,这个“扩初”就完全失败,就得再重新来一遍,所以这是个很麻烦的事,虽然是设计人员的事,但受到影响和损失的是我们开发建设单位。所以为此我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务求一次通过。好在我们提前做了许多工作,把问题解决在此前,不然还真不好说能否过得去。因为有些人也想在此显示其权利而让开发企业“重视”他,所以提出些“问题”也就难免。在会上,市规划局总工室的一位工作人员提出了和其专业不搭界的,属于配套工程方面又不在行的事,一下子让会场空气凝固起来。我的心也揪了一下,心想,人家专业单位还没有说什么,这该着你什么事?他说完之后,我瞅见他出去挂电话之际也随之出去,在门外和他说了我的不满的意见,我说,你这样实际上是在否定你们规划局总工室规划的意见,后果你应该考虑到。我回去后又在会下与规划局规划处的杨工进行了沟通。那位总工室的科员确实是小心眼了,后来听说是因为我们提前没有找他“沟通”,没把他“当回事”而给了我们眼色瞧,看我不买他的账也怕我去找他的头,最后在会上就又打了圆场,这台戏才算唱了下来。市建委工程处的卢处长在会上归纳了五点不算是什么大问题的整改意见,最后总算是通过了。我这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12点半多会议结束。我又把大家请到二楼餐厅会餐了一顿。我很自然地举起酒杯,一是再次表示认真落实和整改专家们提出的意见的诚意;二是向各方面、各位专家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再次深表感谢。我举起酒杯首先一饮而尽表示了谢意。临走时又给每位客人揣上一个装有几百块钱的小“红包”——“审查劳务费”和拎上佳地厂给的自已厂子出产的产品——窗纱等为“礼物”的礼品包。
“扩初会”结束后,我好象许久没有这么轻松过。紧接着,我与张哲及其设计人员说,要加紧落实整改意见,尽早完成全部设计任务。然后,我又带领员工和张哲等人一起去洗了桑拿,洗去这许久以来的晦气......。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