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三十年,大家都在谈论着成绩与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变化,这毋庸置疑。但是我认为是否还应看看我们存在的问题呢?看看我们还有那些败笔之处以便今后有所改进?三十年了,按说是人生的一段不短的历程。三十年前出生的婴孩如今也都是三十好几的往中年人上说了,何况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不进则退,没有发展就得灭亡。因此,我要在这里说说咱们改革三十年中的一些败点:
败点一:城乡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在加大。最近,中科院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特别是在近17年中,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加幅度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相差近万元。以农村居全国八成以上的人口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看与城市的差别逐年在加大,不能不说对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是一个无形压力和严峻考验。
败点二:城市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在加大。全国百万元以上年收入水平的人口据有关报道占的比例也在万分之一左右,而年收入在五万元以下贫困和不富裕的人口占大多数,贫富不均差距形成倒金字塔状。按正常情况应是两头相当中间居多。
败点三:国企改制,国企变私营,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工人当家做主”已成历史。下岗失业成为城市职工的普遍现象。而一小部分人因企业改制一夜暴富,“主人”一夜变成无业为穷人。工人的血汗喂养了那些“富人”,富人成了真正的主人。
败点四:权生钱,主人与公仆颠倒。在许多地方,权就是钱,有了权就有了钱,就有了一切,这在许多地方已形成风气。因此就有了花钱买官的现象和黑暗社会的体现。有的地方暗里也都明码实价:提处长得花多少钱,提科长要花多少钱等等。而这些人一当上官就会不择手段地再给赚回来。在某些上市公司中的股东名单中就可明显看到,一些退位和还没退位的市、局级领导竟然都是董事、独立股东,可见其权是如何赤裸裸地又变成了钱。
败点五:从上到下的造假竟然形成风气。文字造假,数字造假,到假医假药,假名牌,假冒伪劣商品等,几乎充斥着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造假,媒体造假,企业造假,个体造假......,让人防不胜防。在我们的社会中,让人对诚信失去信心。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