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已经闭幕多日,闲来静想,北京奥运会给中国带来的辉煌令世人瞩目,也让中国在世人面前展示了一个强大的,一个不能与以往所比拟的中国!
回顾已经结束的北京奥运会,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大捷之后人们都总结出中国虽然不能称为体育强国,但称得上是奖牌大国,是举国体制达到的结果,是举国体制结出的硕果。典型的例子诸如大部分的获奖项目,还有那么些的难以普及的项目如女子曲棍球、蹦床等,如果不是“举国体制”,这些项目我们怎么可能获奖呢?还有那些我们引以为荣的传统项目,哪些不是举国体制所带来的成绩呢?这有好多都是短牌效应,这就是我们国家可以办大事情的资本!
但是也有例外,也有举国体制所不能解决的方面和项目。诸如,田径、游泳等奖牌众多的项目,我们实际上与美国等国家相比差距还是挺大的,这一点没有人可否认。这里也有我们举国体制所不能的。这里有我们所不能在短期内达到的综合素质,包括有人说的我们人口素质人种差距等,是先天的,不是我们后天努力所能达到的。但由于举国体制可以尽快和尽可能的缩短差距。由此,我又想到了不想再提的中国足球,为什么差距越来越大了呢?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但归结起来,我们还有一种体制没有能解决好,或者说奥运会的举国体制在足球上没有能体现出来,倒是被搅乱了,使得足球发展和队伍建设都有许多问题,让国人为之伤心。足球的普及也日渐日下,问题却越来越多,成绩自然也是每况愈下。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先解决以下问题:
首先,要先解散不伦不类的中国足协,先从组织上划清足协的真正责任,再由足球队的各级组织来设立,举国体制来优化。其次,利用我们这些年所实行的职业化与专业化的结合,商业化与地属化的竞争力的较量,来把中国的足球推向发展之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