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下•西溪——景观篇

(2010-05-03 08:05:13)
标签:

西溪湿地

杭州

景观

小品

铺地

构筑物

杂谈

分类: 边走边游

    虽然有一段时间不做设计了,但毕竟还算是半个专业人士,参观的同时仍不忘对其景观做一番考察。

    西溪湿地保留了不少典型的原生态湿地生态系统。工程态护摒弃了生硬的石坎,采用了柳树桩的生坎,尤其三芯柳,能长期淹于水中,这种原生态的驳坎方式非常有利于泥鳅、黄鳝类生物的生存。营造大水面、浅滩和水草地,通过增加水、陆关系的变化形式,使更多的植物、昆虫和鸟类能在西溪找到合适的生存、繁殖地。驳岸有些用木桩护坡,有些直接以原生树种,繁茂的根茎进行岸堤稳固,保证了生态系统的连续性。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很喜欢西溪湿地的构筑物,或为木构架廊亭,或为夯土泥墙、毛石砌墙,非常古朴自然,与周边环境协调融合。那些看似随意,其实经过精心设计的土墙,茅草压顶,宛若泥土中长出,看不出一点人工的痕迹。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西溪湿地有很多桥。河流是自然,桥梁则是文化。西溪原来有很多古桥,比如问云桥、得仙桥、盈春桥等,每一座桥都有一段传说,但不少桥在漫长的岁月中已经消失;现在的西溪湿地里,仍有大大小小上百座桥,石桥、木桥、木栈道等等,每一座都形态各异。还有很多三孔条石平桥,它的特点是桥面平直,没有桥栏杆,或栏杆很低,这样造桥省钱,没有坡,没有栏,也方便了当地农民挑担过桥,免得碰撞。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西溪湿地的很多小品也都经过精心设计,尽量采用与泥土、木材相近的颜色,古朴低调。指示牌、电话亭、座凳、垃圾桶都很有场地特色,有一种垃圾桶,桶身为木质,顶上用铲子覆盖,很有意思。路灯有的用竹篾编成笼子,也有用木材做成房屋形状的,还有直接用柳条编的等。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地面铺装尽可能采用透水性材料,还有植草砖、木栈道等,对于生态西溪的充分考虑,尽现于规划的点滴细节之中。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留下•西溪——景观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