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来理解和翻译Digital Curation?
(2014-12-26 13:40:17)
标签:
数据管理digitalcuration图书馆dcc |
这两天,为了准备无锡会议的报告,我查阅了大量有关数据的信息,发现Digital Curation的翻译太混乱,于是提出自己的想法,请各位批评。
目前,把这个词汇翻译成“数据监护”的最多,还有“数据策展”、“数字监控”、“数据管理”等,台湾把它翻译成“资料庋用”,它是什么意思呢?
按照英国JISC(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的定义:Digital Curation “指在数据的生命周期内,对数据进行评估管理、维护和完善增值,以便于数据在当前和未来被利用”。[1]还有其他的定义,但JISC的定义广为学界接受。
实际上,Curation这个词就是管理的意思,国外把图书馆的馆长叫做Curator的很多。我觉得翻译成“数据管理”为好。Digital Curation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与图书馆的业务链相同,包含了收集、加工、流通、保管,但更为重要的是最后的一句话,让数据(在流通中)增加价值。也就是说,“数据管理”的价值在于让数据在研究生命周期(research lifecycle)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增加价值。
我最近一直在呼吁,图书馆界参与“数据管理”,并从中得到激励与灵感。过去,图书馆让资源增值的方式是通过阅览外借等流通手段,通过参考咨询是方式提升信息的价值,现在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借网络化为我们创造的条件,让数据在研究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增值!
DCC(数据管理中心)是一个全球性的组织,由数据专家、记录管理者、图书馆员、档案馆员、作为数据创建者的研究人员以及决策者所组成,数据管理是在图书馆外围发展起来的新的业务。图书馆员只是可能的参与者之一。图书馆管理与数据管理是一回事,只不过载体形式不同而言,图书馆要转型,就要积极地将数据管理的工作纳入到图书馆自身的体系之中。
[1] 马晓亭. 图书馆大数据监护系统的构建——以生命周期理论为视角. 图书馆建设, 2014(12):31-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