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郊的科举路

(2012-03-08 23:39:15)
标签:

文化

分类: 教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逢,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诗人孟郊的母子情,但是孟郊的科举生涯更是坎坷,四十六岁的时候才中进士,他的科举之路完全可以用它的四首诗概括。第一次科举不中,《落地》一诗把自己的悲伤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

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

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

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

 

 

    科举落地,让孟郊的心头感觉刀割一样,然而第二次科举之路孟郊还是不得不接受落地的打击,心情则由悲伤转向消沉,绝望,此时写道《再下第》诗云:

 

一夕九起嗟,梦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诗人长吁短叹的表情,离开长安要尽快还乡的心情表露无遗,对亮度科场失意,孟郊开始悲叹自己的命运

《叹命》

三十年来命,唯藏一挂中。

题诗还问易,问易蒙复蒙。

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

孤影别离月,衣破道路风。

归去不自息,耕耘成楚农。

 

 

    孟郊本来对于自己的科举生涯有着美好的设计,希望依靠自己的过人才华凤凰腾达,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这种极度失望中,甚至有隐居的念头。但是诗人对自己的才华还有自信,只是认为主考官没有发现,他的《失意归吴因寄东台刘复侍御》诗云:

自念西上身,忽随东归风。

长安日下影,又落江湖中。

离娄岂不明,子野岂不聪。

至宝非眼别,至音非耳通。

因缄俗外词,仰寄高天鸿。

 

    诗歌的前两句写自己的失意,接下来诗人说自己才华横溢,但是主考官不选拔他,就像世俗之人无法识别“至宝”、“至音”的原因一样,既然如此,诗人感觉就只能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了。但是金榜题名是士人终身荣耀的社会风气之下,诗人不可能放弃科举考试。近     50岁的孟郊再次来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终于如其所愿,考上了梦寐以求的进士,及第后,孟郊欣喜若狂的狭小了多首及第诗。其中最有名的是《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中最后两句演变成今天的两个成语“春风得意”“走马观花”,也反映了唐朝新科进士曲江大宴,雁塔题名的荣耀。

    通过潜心苦读,实现金榜题名不仅是古代没个读书人的理想,也成为社会价值观,原来最平常的读书人只要能金榜题名,就能马上成为填上的谪仙,原来被轻视的人,也能因中举而立即被人捧为星宿,亲朋好友,奴仆皂隶都会来阿谀奉承,甚至连自己的妻子也会改变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