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软实力”

(2022-04-03 08:03:03)
标签:

教育

社科

软实力

分类: 教育教学

 

 

 软实力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最早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

他认为国家实力可以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主要体现为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科技力量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而软实力则是依靠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等而产生的吸引力。

中国人民大学的喻国明教授则是这样表述的: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

 

那问题来了,经济、军事、科技是否有“软实力”呢?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是否有“硬实力”呢?我认为,这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世上有“软”,就有“硬”。

经济、军事、科技也有“软实力”,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发现现实中有“经济文化”、“军事文化”、“科技文化”的提法。“经济”、“军事”、“科技”亦都需要文化的支撑力,需要文化的感召力、需要文化的吸引力。

同理,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也有“硬实力”。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等的“硬实力”,主要反映在它们潜移默化中对人的思想意识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文化形成的产业产生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说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则是灵魂。

事实上,当今世界各国,除了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等“硬实力”的比拼,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为文化愈来愈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愈来愈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种“软较量”往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运巨变于无形。一个国家能否真正成为强大的经济体,越来越取决于文化创新的力量,取决于依托文化的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力量。能否高瞻远瞩提高文化软实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这样,从一个概念的定义来看,必定是唯一的;而从概念的哲学角度思考,又必定是一分为二的矛盾统一体。

只有这样来认识“软实力”,更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

 

  “软实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四言诗·港口
后一篇:说“保国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