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父亲

(2022-04-12 09:35:42)
标签:

回忆录节选

记录心情

分类: 流金岁月

  怀念父亲


  后天就是父亲的忌日了。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买些父亲生前喜欢的菊花,恭敬地放到他老人家的遗像前。虽然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但望着照片上那熟悉而又和蔼慈祥的面容,仿佛他老人家仍与我们同在。父亲生前点点滴滴的生活片段,也象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完整的展现在我的面前......

 父亲不善言谈,是个忠厚老实、心地善良的人。他老人家性格内向,一生不喜好交际,但公共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心都极强。就拿我们原来住的老楼房来说吧,楼道的楼梯和扶手,多少年来一直都是父亲擦拭和清扫的。就连楼道里的公用电灯、院里的大铁门,他都习惯每天晚上检查一遍,看看是否关好了;如发现没有关好的话,他就会主动下楼去关上。发现有人没关好水龙头,他就会认真的拧紧,再写一张“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字条贴在墙上,提醒大家注意。无论是走在路上还是在楼道里,只要他发现地上有废纸或其他垃圾时,总是弯腰拣起来;看到有人乱丢垃圾,他就会上前劝阻,是个地道的“爱管闲事”的热心人。记得我们搬到新的小区后,有一年市里号召城镇居民给灾区捐款,当时人们的工资普遍不高,而且父亲已经退休了,每月的退休金不过几百块钱,但听说要给灾区捐款时,一下子就拿出十元钱。等到居委会将捐款名单贴出来以后,我们才惊讶的发现,原来各家捐的都不多,大部分是一、两元,就连居委会主任也不过才捐了五元钱。记得当时我们还跟父亲开玩笑说:知道的人说您是献爱心,不知道的还以为您是大款呢。可父亲却不以为然的说,管别人干什么,我怎么做是我的事。

 父亲是个办事极为认真的人。他老人家一生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论是解放前给私人买卖做店员,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营单位工作,都是丁是丁卯是卯,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最让人佩服的是,他老人家干什么事情,只要是认准了,就一定要把它干好,干到底,从不半途而废。记得从我们很小的时候,父亲每天早晨就坚持跑步、打太极拳。那时不管春夏秋冬,每天天蒙蒙亮,父亲就招呼我们起床,不让我们睡懒觉。可我们都想再多睡一会儿,这时父亲就会掀开我们的被窝,逼着我们起床锻炼。除此以外,父亲还常常诵读古诗或背诵英文单词。四十多岁时还参加了业余俄语学习,并以95分的优异成绩,取得了俄语广播的函授结业证书。

 父亲是个生活非常节俭的人。对于穿着从不讲究,衣服破了就自己缝补一下再接着穿。除了内衣和袜子以外,多年来自己没添置过什么新衣裳。仅有的一件呢子大衣,还是我参加工作以后给父亲买的,但他也没有穿过几次,直到去世。父亲比较喜欢吃面,可买方便面时从不买成袋精装的,而是买那种散装的,吃的时候再自己加工。退休后每天出去买菜,也都是精打细算。对于自己特别喜欢吃的炸小鱼、小虾和点心之类的,也都是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每次只买一点点儿浅尝辄止。对于这种生活习惯,我们常常感到不可理解,觉得父亲对自己过于苛刻了。但父亲却有他自己的哲理,他认为任何美味都不能一次吃个够,那样往往就索然无味了;而每次少吃一点儿,留下再次品尝的欲望才是恰倒好处。也正是如此,使得我们从小就懂得了节俭和珍惜,并视浪费为可耻和犯罪。直到今天,无论国家多么发展,社会多么进步,生活多么富裕,都改变不了我们已经养成的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父亲是个心地坦然、热爱生活的人。他老人家特别喜欢文体活动,什么小提琴、月琴、二胡,都能拿得起来。因为经常听父亲摆弄乐器,所以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二泉映月”、“雨打芭蕉”、“喜洋洋”、“步步高”等著名曲目。再说那踢足球、打篮球、乒乓球、太极拳......就更不在话下了。也正因为有如此平和的心态和坚持长期的体育锻炼,才使父亲能够活到了九十多岁的高龄。这也许就是父亲长寿的秘诀吧。

 父亲是个平凡的人,平凡得就象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他老人家生前既没有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也没有给我们留下万贯家产。但是在我们儿女的心目当中,却永远都是值得我们骄傲和敬佩的人。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人不可能使自己伟大,但可以使自己崇高。在我看来,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崇高品格的人。父亲一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人谦恭、与人为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因而,才能在尘世的喧嚣中,保持了那份气定神闲的坦然和泰然自若的风范。

 父亲走了,走的是那样从容安详,那样平静放心,以至于在他老人家弥留之际,都没有给我们留下一句嘱咐的话,静静的走完了他平凡而又无憾的一生。但他老人家身上的那些优秀品质,却永远留在我们子女的心中,成为我们受用不尽的巨大财富和精神食粮。


怀念父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思念母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