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了千万别撑着
(2013-01-26 13:48:01)
标签:
光盘浪费食物杂谈 |
分类: 乱言时事 |
食物浪费是近期比较热点的话题之一,高层摆出了高姿态,学界做起了乘除法,媒体也出动了特派员……暴殄天物绝对是一种不良习惯,尤其考虑到我们这个社会仍存在很多解决温饱比较困难的同胞,改变现状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但就像过往无数次曾经时髦的热议一样,此番仍有不少朋友不自觉地尝试用一种极端反对另一种极端——矫枉过正的反对,意义就很有限了。
为了表现自己对食物浪费的抗议,一些人提出了“光盘”的口号,本意是好的,却被部分极端的人士进一步诠释为出去吃饭尽量做到在曲终人散的时候把盘子里的东西吃光。听起来这真是非常浪漫的倡议:食物貌似都死得其所,食客获得了由心到胃的双重满足,饭店也省去了一些收拾残羹冷炙的劳动,大家一起构建了舌尖上的和谐中国。但仔细想想,这种头脑发热的倡议合情合理吗?在外点菜吃饭,一般人很难精确控制饭菜的量,为了不至于挨饿,最后点下来的菜一定是大家吃饱后还有剩的,而“光盘”行动大队“吃光”分队倡议的,就是大家酒足饭饱后,把这些剩下的菜也吃进肚子里去——现在听着不那么浪漫了吧?
一次餐桌上的小聚,当大家都吃饱后,这桌饭菜已然完整实现了自己这个时间段对这批人的使用价值。此时若还有剩菜,可以有好几种处理方式:打包带回家、打包送给流浪汉或者流浪小动物、亦或索性交由服务员来收拾残局均是情理之中的选择,因为哪怕这些饭菜扔掉,至少也没有产生额外的副作用。与此相比,非要当场吃光是最差劲的主意,因你已经吃饱,已经获得了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再吃下去都是对身体额外的负担,非但无益,而且有害。为逆转剩菜已经注定沉没的成本,而付出几个活人身体健康受害(哪怕很小,也会积少成多)的代价,值得吗?
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有些办法虽然看似不冷不热,但确系经过仔细论证,有些办法就算看似轰轰烈烈,用了没多久一定会成一地鸡毛。这几天,北京一些餐饮行业商家联合声明准备提供小份菜、半份菜以促进对浪费现象的矫正,这是比较靠谱的办法;而素以“中国首善”标榜的陈光标带领自己的员工组团到饭店去吃剩菜的壮举,除了吸引眼球外恐怕意义不大。因前者有推而广之的意义,吃别人剩菜的举动却肯定无法普及和长久——这绝对不卫生。话说回来,强迫自己吃自己的剩菜呢,就算是卫生的吧,却也不健康。
在外用餐,普通人如果不是非要讲排场的饭局,确实不必点太多的菜,吃饱吃好即可。而那些能吃会吃的食客,或是当天一定要凑个吉利的盘子数才有食欲的同志,多点几个菜也不是什么罪过,只是希望宾主尽欢之后,能看看盘中餐,就算自己不愿意带回家去,挑点没怎么动过的打包送给流浪汉,挑点鱼肉骨头打包喂给流浪小猫小狗,均是善莫大焉。此时千万要牢记:“光盘”不是要吃光;吃饱了千万别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