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改革

标签:
高考江苏高考改革330教育教育厅王斌泰 |
分类: 灼言教育 |
现在可以“马后炮”地说下一句了:江苏省的高考改革可以基本宣告失败,相关几方面对的局面就是皆不欢喜。
我并不是江苏人,远离高考也有些时日了,所以这两年来对有关高考的相关资讯显得有些太不敏感,甚至有些麻木了——尤其是江苏这种教育部门想象力极为丰富的省份的高考改革,真的很让人麻木。八年以来有了四次了吧?“3+小综合”、“3+大综合”、“3+2”,以及今年的“3+0?”。说江苏省的教育部门反复无常可能很刻薄,但是如此朝令夕改的行径很不符合江苏的教育地位,很不符合。
今天查到的分数线是一批330分,二批300分。不要奇怪,江苏的总分只算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总分440(480?)。我实在是很不理解到底制定这个制度的人当初的动机是什么——
首先,一个四十几万人的高考大省,把自己高考的分数压缩到不到500,是一个负责的态度么?这样的理论上也会造成一分千人的恶果,而实际情况是分数段集中的区间内一分几千人的情况肯定是存在的,而高校在江苏招生还保留专业极差的制度,这就是说对于很多考生来讲,报考专业的次序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种高考方式肯定增加了高考录取中的,这点不需要多做声明。而且这种报考没有任何的参照,所有人都在摸着石头跳河,相当多的人就是在拼运气,一念之差就是天地之别。
其次,一个基础教育强大的省份,高考中不把物理作为必修的考试科目就是教育部门的渎职!中国除了江苏之外高考理工类可以不考(或者成绩不计入)物理的省份似乎没有几个了,这样的后果就是江苏的考生一旦出省读书,就是存在先天不足的情况,物理在大学教育中很重要的,很难想象一个高中把物理作为选修(还有可能不选)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怎么与高中把物理作为必考科目学习的学生竞争,别的科目也一样,你不学别人学,你不像对待语数外那样对待别人会,这样的改革江苏学生在大学里一直自豪的基础教育优势将变为劣势。虽然物理等的成绩会作为一个重要参照是这与就把其列为考试科目所带来的学校、老师、学生的重视程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还有,这样改革的最大恶果就是江苏考生的利益直接受损——设身处地地站在高校招生部门的角度考虑考虑:一个经历了重大改革的省份,改革的效果还不知道,是不是招生的时候要慎重?即便是省内的高校可能也会考虑一定程度上缩减招生数量,因为高校要为自己负责,基础教育不完善,高中只重视语文、数学和英语的省份的学生显然不受欢迎。幸好的是江苏的一流学校比较多,处于多方面的权衡可能会采取措施弱化这种效果,但是外省高校是不会考虑这么多的。
八年四变,似乎一个江苏的学生上了高一还未必知道其几年后的高考将是什么样的“游戏规则”,江苏的教育部门是不是玩得太大了?
这就是个没有获利者的改革——考生没有得到该得到的知识,还失去了一定上高校的机会;家长只能干着急,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借鉴;教育部门的领导被骂得狗血喷头,吃力不讨好;高校也招不到符合自己要求的足够学生······
斗胆为江苏考生鸣冤,斗胆劝有关部门收手罢!
PS:江苏考生的素质还是很高的,因为江苏的教育水平确实很好,而且江苏的高校很多,所以希望江苏的考生们不要泄气,也希望你们能得到自己应得的。还有就是提醒各位假期里注意对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的学习,别落后别人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