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小说《吉希》讲述的是一个爱斯基摩少年的成长片断。那里面有勇敢、有智慧、有责任感、有一种强大的精神。这是杰克·伦敦要告诉我们的。
十三岁的少年吉希一个人独自坐在人群之外久久地沉思。他的家是个温馨的圆融的小世界,画面中父亲的头坚毅地在“圆”的上端,或许那是小吉希全家的支点;他的利器同样穿出这个圆,因为它代表着勇敢和胜利。不过,父亲死了。吉希母子从此只能吃到又老又硬的肉。吉希是好样的,他要自己去打猎,跟爸爸当年一样。人们在背后狂笑他,笑他的自不量力。吉希成功了,他猎到了熊,而且按古老的传统把肉切分好留给大家。他猎到熊确实并不是靠人们臆测的所谓魔法,他靠的是智慧,就是画面上灵巧的小手向读者讲述的那个不可思议又简单得动人的奇迹。吉希很勇敢也很智慧,他猎到了熊;少年吉希也很宽容,他可以坦然地把肉和猎熊的方法统统交给族人;当然,坦荡的他也会说:“我想建一座冰屋,可是我没时间……谁吃了我猎来的肉,谁就该来帮我建冰屋。”这就是勇敢的少年吉希,他理所当然地从村里最贫苦的小孩成长为全村的领袖。
加拿大女画家迈·鲁索的构图很出色,她在画面中展现出极地壮观的景观,整个绘本在大自然与人类两种力量相生相息的脉动里,流露出无比的乐观与自信。
真正的美德确实是有力量的。读过这本书的人也不会忘记那个奇特地域里的狂风暴雪、妇女脸上的海豹油、男人骠悍的体魄和残破的牙齿、冰天雪地里顽强的生命,以及那一幢幢冰屋子和整个冰天雪地一道放射出的宝蓝光芒。
作家简介
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1916),美国著名作家。出生于旧金山,童年生活困厄,使他很早就认识到“人必须奋斗以求生存”。他没有受过很好的正规教育,但自幼便喜爱阅读;他的知识几乎都是从自修以及丰富的生活经历中而来。二十六岁以前,即出版了《狼的儿子》、《神父们的上帝》、《冷地子民》等三本书,颇具盛名。往后的十四年里,杰克·伦敦更以充沛的创造力写下五十本著作。代表作有《海狼》、《史纳克号之航》、《灿烂晨光》等。二十七岁那年出版的《野性的呼唤》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杰克·伦敦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人与狗”常是他笔下的主角;他喜欢描绘人与狗在面对大自然力量时的抗争,象征着原始的力量与动力。这种生生不息的深厚力量,是杰克·伦敦作品具有永垂不朽文学价值的主要原因。
绘者简介
迈·鲁索(May
Rousseau,1957- ),生于加拿大魁北克。出版过许多儿童绘本,也从事过平面设计的工作。作品《Panic in the
poultry yard》和《Everybody is dressing
up》曾分别参加1988、1990年意大利“波伦亚国际儿童书插画原作展”,并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其作品活泼明朗,具体到这一组绘画作品中,凸显的则是一种沉着和稳健。作品不但真实,而且具有巨大的表现力、说服力和震撼力。
译者简介
尹萍(1952-
),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毕业,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硕士。曾任天下文化出版公司主编,《远见杂志》主编。著有《海洋台湾》等;译作有《2000年大趋势》、《海风下》、《山居岁月》、《居里夫人》和《乐在工作》等。(袁鸿惠)(江湖整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