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歆舞界评论(十七):蓝凡《实验的身体与思想的身体-——从歆舞界<双城>说起的中国现代舞的当代

(2013-06-26 13:36:27)
标签:

双城

圆明园

活着就好

史晶歆

歆舞界

分类: 歆舞界-评论专访库

感谢蓝凡老师对歆舞界创作的支持与关注!——歆舞界全体成歆舞界评论(十七):蓝凡《实验的身体与思想的身体-——从歆舞界<双城>说起的中国现代舞的当代
歆舞界评论(十七):蓝凡《实验的身体与思想的身体-——从歆舞界<双城>说起的中国现代舞的当代
歆舞界评论(十七):蓝凡《实验的身体与思想的身体-——从歆舞界<双城>说起的中国现代舞的当代
歆舞界评论(十七):蓝凡《实验的身体与思想的身体-——从歆舞界<双城>说起的中国现代舞的当代
歆舞界评论(十七):蓝凡《实验的身体与思想的身体-——从歆舞界<双城>说起的中国现代舞的当代
歆舞界评论(十七):蓝凡《实验的身体与思想的身体-——从歆舞界<双城>说起的中国现代舞的当代
歆舞界评论(十七):蓝凡《实验的身体与思想的身体-——从歆舞界<双城>说起的中国现代舞的当代
歆舞界评论(十七):蓝凡《实验的身体与思想的身体-——从歆舞界<双城>说起的中国现代舞的当代
                                                

          实验的身体与思想的身体

   ——从歆舞界《双城》说起的中国现代舞的当代实验 

                                          

作者:蓝凡

(上海大学教授、著名艺术理论家) 

文章发表于《舞蹈》2013年6月(总第382期 

  

近几年,歆舞界实验性现代舞的活跃,给了我们对中国现代舞的当代实验新的话题空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舞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已经历经数十载,但其当今的生存状况,尤其是对于实验性的现代舞来说,依然令人忧心忡忡。

与其说现代舞是一种舞蹈的派别或思潮,不如说它是一种精神,其精神的要义就是“实验”——对身体的实验所激发的思想表达。

舞蹈的身体与日常身体的差别在于:舞蹈身体是经过训练的、有组织的身体,日常身体却是常态的、生活的身体。而对于实验性现代舞来说,舞蹈的身体更是有意识和有思想的身体,它是为了意识与思想而动作、运动的。

但对于一般性的舞蹈——非实验性的现代舞而言,身体的运动主要不在于思想,而是在于审美:对身体运动所发生的愉悦与快感。

一般舞蹈表演与现代舞表演的差异,乃至现代舞表演与实验舞蹈表演的差异,大概也正在于此。

我们常常将有思想的身体实验与无思想的身体实验,混为一谈,以至于抹平了身体的实验性。《双城》的身体是有思想的身体实验,因此,无论是《圆明园》还是《活着就好》,关注的始终是舞蹈身体的思想呈现,追求的是身体思想的表达。

因此,实验现代舞的意义,更在于对身体思想的实验。通过舞者的身体运动与观者的观看运动,舞者与观者之间建立起一种思想的通道——这种通道,就本质来说,就是动作的身体所产生的思想意义。

在这里,“身体是自成一类的一种价值。”1身体是思想的身体,而哲学是思想的哲学,所以,哲学也是身体的哲学。

就这种意义上说,实验性现代舞的身体是实验的身体,也是思想的身体——实验身体也就是实验思想。

惟其如此,实验性现代舞对题材的选择与处理,成为我们进入身体的第一道入口。

对于实验性现代舞来说,身体动作的矛盾主要是生涩与圆熟的矛盾:身体的陌生化与常态化的矛盾。动作生涩所引发的身体陌生化,是为了隔断对身体的常态性审美,从而激发思想的产生。

思想与身体的联系,并不全在于单个动作的寓意,而更多是在于身体运动的细节性显现。在这里,身体的一举一动、走爬跑跳,已经不是单纯的身体舞动,而是舞者的心绪,也是意绪,更是思想,也就是动作的身体成为思想的身体。

而从另一种角度讲,现代舞的身体思想表达,常常是落实在身体动作的“尖硬”上——一种看上去似乎不象舞蹈的身体运动,因此,特别是对于实验性的现代舞来说,找到身体动作与身体思考两者的有机融合位置,是现代舞存在的真正要义。很高兴的是,我们在《双城》中看到了这种这样的“实验”,尤其是在《圆明园》中,舞者身体的能动性思考,打开了现代舞思想表达的新空间。

所以我们说,用身体动作来思考北京与上海这两座城市,思考的不是城市的现代性得失,而是身体表达上的现代性差异。正是通过这种身体的现代性差异运动,才凸显了当代的判断性差异——从差异中来激发思想。在《双城》中,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性别的意义也已经完全抽离,置换的是脱离性别的社会性思考。

在舞蹈中,脸谱的引入是为了身体动作的陌生化,或者说是为了加剧观者对身体的陌生化。就如《圆明园》中身体动作带有明显的傩的味道,从而使脸谱在快速的鼓点节奏中奔向“陌生化”。

同样道理,在《圆明园》中,号手作为舞蹈的参与者而不是作为伴奏者,在舞蹈的展开过程中与舞者互动,其目的也正是为了“异化”身体的舞蹈常态性,而强化身体“外加”的节奏性,这也是一种通过陌生化身体动作来放大身体思想性的手段。

身体思考的运动,是对生活动作的模仿、再现,还是变形、抽象?对实验性现代舞来说,不是简单的动作抽象,而是情感的抽象。如何从动作中抽象出情感——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抽象,这是现代舞从一开始产生起就“遇到”的创作和表演的难点。

对实验性现代舞来说,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是:观众对现代舞的理解既是“寓意性”的,也是“抽象性”的。所谓“寓意性”,就是从身体动作“观看”意义,所谓“抽象性”,就是从身体动作“想象”思想。因此,如何从寓意与抽象两者的维度上,最终都落实到舞者的身体展开中,这是现代舞的审美特性,也是现代舞的意义所在。

舞蹈的舞台表演是一个多样的身体展现。

实验性现代舞仅仅是其中的一种——一种特别希望展现身体力量的运动,一种特别注重展现身体思考的运动。

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这样绝对说,对实验性现代舞来说,可舞性的审美已经转换成了可思性的审美。

惟其如此,舞蹈身体的实验,与其说是编导和舞者的,不如说是舞者与观者“共同”的——双向的,尤其是对实验性现代舞来说,从身体的开发到思想的展开,这种身体的实验,也是对观者理解与体会的一种实验。只有经过这种不断的双向实验,实验性现代舞才能为时常所接受,其本身也才能不停地往前发展。这是因为,我们最终要将“剧场艺术的基本准则变成:实现一种惊骇、一种感情伤害、一种迷失,恰恰通过‘非道德’、‘反社会’、表面上‘玩世不恭’的行为让观众意识到自己的在场。而剧场艺术在这样做的时候,并不会剥夺观众熟知的那些欢笑和惊恐,不会拿走痛苦,也不会拿走快乐。就是为这些东西,我们才在剧场中碰面的。”2

对中国现代舞来说,尤其是当代的现代舞,我们太需要身体的实验,也就是思想的实验,这不仅是舞蹈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因为舞蹈身体的实验性,给舞蹈的表达打开了无穷无尽的新天地。让肉身思想起来,这是中国现代舞的当代使命,正是由于这种思想实验的使命,实验性现代舞才将自己与传统舞蹈,甚至后现代舞蹈区分了开来,从而在中国当代舞坛上占有了它应有的位置。

史晶歆的追求是强烈的,理想是灿烂的。她的追求与力量,现在得到的回报就是对身体的无穷无尽的实验与开发。相较与其他艺术样式,舞蹈本身就是身体的艺术,因此,身体留给舞蹈的空间非常广阔。从这种意义上讲,歆舞界对舞蹈身体的开发,无论怎样的实验都不是尽头。不仅如此,我们在歆舞界创作的舞蹈作品中,譬如在《活着就好》中,还看到了后现代舞蹈的娱乐化、混搭性与非职业化特征的身影,说明歆舞界对现代舞的当代性实验已经越过了现代舞的“边界”。

现代舞的发展和衍变,一直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我们希望歆舞界对现代舞的当代性实验,也能成为一个跨界的世界性话题。

 

 

注释:

12[德]汉斯·蒂斯·雷曼:《后戏剧剧场》,李亦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09、243页。

 

蓝凡,上海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艺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华舞蹈志》总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