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心的对话,身与身的碰撞
——第五届“点对点”亚欧舞蹈论坛之我感我想我思
本文发表于《中国艺术报-中国舞蹈专刊》2008年第一期


摄影:叶进
2007年12月10日,北京迎来了第一场大雪,在温暖的练功房里看着窗外的雪花飞扬,觉得很感动!时间过得真快,随着又一年的即将离去,不禁开始回想这一年自己经历过的每一次感动,搜寻记忆中每一次难忘的回忆。而此刻,对于“点对点”(第五届亚欧舞蹈论坛)的记忆占据了我内心每一个感动的角落,有思考的感动,有舞动的感动,更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真诚交流的感动------“点对点”一个全新的概念与形式,在2007年的冬天走进了每一位参与者的生命中,在艺术的世界里,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们一同分享这次独特的文化筵席。在此,我也想与大家一同分享我的美食经验:
此次舞蹈论坛全长12天,跨越贵州、北京两个城市,融采风和创作于一体。这次项目从整体理念的构思,和大体的形式设计我个人特别欣赏,不同国家、不同身份的参与者一同走进乡村观察、感受生活、一同回到城市表达、体现自己,一同探讨一些十分重要的艺术话题。这个项目信息的丰富性是最让人感兴趣的:首先是参与者的丰富——亚洲人与欧洲人,编舞与作曲,艺术顾问与艺术评论观察员;第二是理念的丰富——探讨不同的话题与关系:传统与当代,亚洲与欧洲,乡村与城市,舞蹈与音乐等,尤其对当代舞的探寻与创作是我个人最关注的元素。第三是工作坊内容的丰富——第一阶段的采风为时4天,走过黔东南雷山县掌坳村、西江千户苗寨;台江县反排村、方召苗寨等地,经历了苗族的新年,零距离感受苗家风采;第二阶段的北京创作为时5天,编舞与作曲的磨合,小组与集体的碰撞,最后在艺术研究院做了展示,为此次舞蹈论坛画上圆满的、令人回味的省略号。
当然,正是这样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也决定了此次舞蹈论坛的难度,从贵州回到北京,每位参与者都分享了彼此的“最感动”,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与艺术经验更为彼此的“最感动”染上了多彩的光泽,真的很感叹每个人观察和感受事物的角度竟会如此的不同,而亚洲人与欧洲人不同的思维方式也成为彼此讨论的有趣话题。与贵州的采风相比,工作坊的创作过程显得紧张而艰难得多。创作时间的短暂,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鲜明的个性,都为彼此的合作带来了挑战;对于我,工作方式的不同,选择动作的不同,身体质感的不同,语言交流的不同都成为经历这次工作坊的独特体验。最终在北京的展示演出,我们想与观众分享彼此交流、合作以及理解各自文化背景的过程,也许对于观众是一个结束,可对于每一位有心的参与者来说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始,也许以后我们会在世界的另一个空间发现它的身影与延续。
当然,此次论坛的原始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对重要的艺术话题的讨论还需要更深入,对感受的深入理解与形式外化都还有待更进一步的开发。不过,短短两周的工作已为我们打下很好的基础,而通过与每一位艺术指导的交谈,他们的创作背景、工作方式,艺术理念等都影响着此刻的我。
此次“点对点”舞蹈论坛,我与大家一同经历了心与心的对话,身与身的碰撞,收获了朋友和家庭------自从2006年从巴黎学习回京后,我一直在思考当代舞的创作,也在进行一些实验性的创作。当然还需要不同的机会来充实自己的创作观念,而这次的“点对点”项目正是一次很好的营养补充,对于此刻的我是一个新的尝试,具有开拓性,为我今后当代舞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理念与工作方式,加强了脚下的基石。宝贵的一点是,通过这个艺术平台,我拥有了一个大家庭,与每一位参与者、艺术顾问与艺术观察员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我们彼此认识,合作,分享。每位参与者都抱有对这个项目的热情与兴趣,因此在合作时能够相互影响与刺激;而且,每位参与者目前都处于自己艺术道路的重要发展阶段,大部分人都有一个很开放的状态,可以吸收包容不同的文化与创作观念形式。正如在集体工作时艺术指导们指出的,我们像一个大家庭,我个人很享受这种参与感,并感兴趣每一位参与者的艺术。在大家庭中有不同的艺术理念、工作方式、生活态度,像一个源泉或记忆库,供我今后在不同时刻去提取需要的养分。同样,也为每一位参与者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开始与基础(沟通平台),我们还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彼此,拥有更多的沟通与交流,需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进行合作,很期待那一刻的到来,也期待“点对点”概念的继续发展,成为联通-共享-具有创造性的文化交流平台。
作为代表中国参与此次活动的艺术家之一,我在感到机会难得宝贵的同时,更感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虽然“点对点”的关键是艺术的交流与对话,以过程为核心,但在亲身经历之后,在种种过程之后,作为年轻的当代艺术家,我们必须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于舞蹈,对于其他领域的艺术形式,对于生活本身,对于世界。
过程之后,我们将发现什么?可以做什么?
我想我将带着这个疑问与追求去继续我的创作道路,继续在点与点的联结之间感受艺术,感受生命。
[i]
第五届“点对点”舞蹈论坛,时间:2007年11月13日-24日;地点:中国-北京-贵州;人物:4位艺术顾问、5位艺术评论观察员,还有来自13个亚欧国家的18位舞蹈编导与音乐制作人(12名舞蹈编导+6名音乐制作人)。
[ii] “点对点”(Pointe To
Point)亚欧舞蹈论坛是亚欧基金会青年艺术家交流的主要活动之一,旨在使来自亚欧国家优秀青年艺术家能够通过个人的艺术表达来呈现自己对当代社会的看法,并致力于为亚欧青年提供一个进行艺术交流和对话、以过程为核心的平台。亚欧基金会(简称ASEF)致力于通过学术、文化以及人与人之间更加广泛的交流,旨在为青年艺术家与文化人提供一个独特的对话环境,使这种对话能够衍生出亚洲和欧洲之间在艺术方面良好的相互影响等。(详情参见第五届“点对点”亚欧舞蹈论坛工作手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