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国心理诊所与职场(25):  三国释梦(结尾篇)

(2009-12-09 14:41:16)
标签:

三国

心理分析

解梦

曹操

关羽

刘备

马超

诸葛恪

钟会

岳晓东

杂谈

做梦是人类最普遍的精神现象。在心理学上,梦的一般解释是,梦是睡眠期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古人对于梦很早就有自己的认知,《墨经》记载梦是“卧而以为然也”。列子是中国梦研究的第一人,比弗洛伊德提早了2000多年。列子将人的梦划分为正梦、噩梦、思梦、寤梦、喜梦、惧梦六种。

在我国传统文化对梦的认识中,一个核心概念就是认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释梦的过程就是把一个无法理解的、无法找到意义的梦境“翻译”成一个能理解的、有意义的故事或话语。中国传统释梦理论大的趋势是,大部分人都相信梦的预兆功能。中国人的释梦方法也有很多。有学者统计,有直梦法、测字法、谐音法、象征法、八卦五行法、演义法、反梦法、隐语法等等。

而现代精神分析学派对梦的认知则与古人完全不同。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是一种愿望的达成,它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是压抑到人的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活动,因而成人的梦大多是象征的、经过化装的。因此他在分析梦的改装变形时,把梦分为显梦和隐梦。对梦的解释并不是就其对梦的表面内容作解释,而是探查梦里头所隐藏的潜在内容。由此看来,显梦是指说出来的未经分析的梦,而隐梦是指其背后隐含的意义再加以分析联想得到。梦的显意是隐意的一部分。隐梦通过凝缩、移置、意象化和润饰等方式成为显梦,释梦就是要整理显梦的片段和暗喻,并追寻潜意识中那部分意义,从而使之成为完整的文本。

本文将传统中国的释梦文化与西方释梦方法进行合并,将三国人物的一些梦进行解析。

 

一、曹操梦三马食槽

《晋书》记载,有次曹操病势转加。忽然一天晚上梦到三马同槽而食,醒后曹操问贾诩:“孤向日曾梦三马同槽,疑是马腾父子为祸;今腾已死,昨宵复梦三马同槽。主何吉凶?”贾诩则认为禄马是吉兆也,禄马归于曹,必定是上天对曹操的厚待。其实,曹操的梦属于兆梦。三马同槽吃草料,就是三马啃槽,槽与曹同音,曹操原以为西北三马(藤超岱)会为祸,而事实上,这是预示着司马氏将篡夺曹氏权柄。当时,曹丕与司马懿私交甚好,甚至多加袒护。而司马懿敏锐地感觉到曹操对他的猜忌,表现的胸无大志、世俗无为。但曹操死后,司马家就开始牢牢掌握政权,诛杀异已,孤立曹氏。至司马昭之子司马炎时,篡魏自立,改国号为“晋”。曹操之梦,果然应验。

 

二、曹操梦三日争辉

《三国演义》中描述,曹操伏几而卧,忽然听到潮声汹涌,如万马争奔之状。曹操急忙寻望,见大江中推出一轮红日,光华射目;仰望天上时,又看到两轮太阳对照。忽然见江心那轮红日,直飞起来,坠于寨前山中,其声如雷。曹操猛然间惊觉,原来在帐中做了一梦。曹操此梦同属兆梦。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征伐孙吴,进攻濡须坞;孙权也遣将进围皖城。曹、孙在江北战线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曹操与孙权在濡须相持不下,由于过于劳累,便来个周公之约,而做了此梦。三日争辉预示着天下三分,可以说,这个梦为三国鼎立先下了注脚。曹魏三次大规模出兵濡须,但在孙吴重兵防守的情况下都无功而返。之后果然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尽管这或许属于罗贯中的艺术加工,但是也可从中看出古人的释梦更多倾向于兆梦。

 

三、甘夫人梦皇叔陷于土坑

《三国演义》23回写道,有次,关羽回营,看到甘夫人与糜夫人在痛哭,便问原有。甘夫人对关羽说:“我晚上梦到皇叔身陷于土坑之内,醒来与糜夫人说,我们猜想皇叔可能已经在九泉之下矣!所以相哭。”甘夫人由于担心刘备的安慰而发此噩梦,可见此梦是惧梦。那时关羽也安慰两位夫人:“梦境之事,不可凭信。此是嫂嫂心想之故也。请勿忧虑。”而当时刘备也的确身处危境之中。袁绍与曹操交兵之际,刘备兵败落荒到袁绍处。曹操用程显之计让关羽斩颜良、文丑,使刘备步步临于危境,幸好刘备随机应变、得计逃脱方化险为夷。可见此梦是由于过度担心和焦虑所致的噩梦。

 

四、关羽梦猪

《三国演义》73回写道,关羽当天祭了“帅”字大旗,在帐中假寐。忽见一猪,大如牛,浑身黑色,奔入帐中,径咬云长之足。云长大怒,急拔剑斩之,声如裂帛。霎然惊觉,才发现是做梦。醒来后觉左足阴阴疼痛,心中疑惑,唤来关平,关平认为:“猪亦有龙象。龙附足,乃升腾之意,不必疑忌。”关羽把梦兆告诉其他人时,有的认为是吉祥,有的说是不祥之梦,众论不一。

此梦同属于惧梦,发生在关羽奉刘备之命进攻荆州北部樊城之时。《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派遣于禁南下解樊城之围,但被关羽“水没七军”,结果于禁被俘,曹仁被关羽围困在樊城。 尽管暂时获胜,但关羽知道此战将会异常艰难。一来樊城是曹魏集团在南方的重要据点,战略意义极其重大,曹操先后派了派于禁、徐晃增援曹仁,又从合肥抽调夏侯敦、张辽这样的精锐部队赶赴樊城,最后更是亲自率军前来。而关羽以半个荆州的实力跟曹操几乎举国之力来争夺樊城,难度可想而知。二来,当时樊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但守将誓与樊城共存亡。《三国志•曹仁传》记载,曹仁“激励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如此形势,可见关羽忧惧之甚,难怪他对关平说:“吾今年衰矣,然不得还!”关羽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战凶多吉少。

 

五、刘备梦关羽

《三国演义》77回描述,一天,刘备觉得浑身肉颤,行坐不安;晚上也不能宁睡,神思昏迷间,室中起一阵冷风,灯灭复明,抬头见一人站在灯下。刘备问是何人,那人不答。刘备觉得疑怪,站起近看,原来是二弟关羽,但关羽却闪避不肯见。刘备说:“贤弟别来无恙!夜深至此,必有大故。吾与汝情同骨肉,因何回避?”关公泣告:“愿兄起兵,以雪弟恨!”说完,冷风骤起,关羽不见了。刘备忽然惊觉,发现是梦。刘备之梦属于思梦,过于思念所致。当时关羽遭到曹操与孙权的夹击,后方突失,走投无路,最后在临沮被俘惨遭杀害。刘备的左膀右臂、亲如兄弟的关羽身首异处,让一向仁爱有加的刘备悲痛欲绝,更是几次三番出兵攻打东吴,以夺回荆州,报关羽之仇。兄弟情深,此仇难消,刘备梦到关羽,乃是人之常情。

 

六、马超梦群虎

马超在西凉州时,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身卧雪地,群虎来咬。惊惧而醒,心中疑惑,就聚集众将告说梦中之事。有人说此梦乃不祥之兆,雪地遇虎的梦兆预示极可怕之事。话没说完,一人踉跄而入,哭拜于地说:“叔父与弟皆死矣!”马超的梦属于噩梦。曹操当丞相时,曾经招马超去当官,但马超没去。马超统领其父马腾部队以后,与其他人结为同盟,组成十部联军,进攻到潼关,马超甚至想活捉曹操。曹操觉得如果马超还活着,“吾无葬地也”,就用了贾诩的谋划,离间马超和韩遂,马超等人最后败走。之后,朝庭下诏将马超在邺城的亲属全部杀了。果然是噩梦之极。

 

七、诸葛恪梦披麻戴孝

诸葛恪自兵败回朝,托病居家,心神恍惚。一天在正堂,忽然看到一人穿麻挂孝进来。诸葛恪下令拿下拷问,那人说:“某因新丧父亲,入城请僧追荐;初见是寺院而入,却不想是太傅之府。却怎生来到此处也?”诸葛恪的梦是惧梦,由于兵败新城而导致的焦虑不安。孙亮继位后,诸葛恪掌握了吴国大权,更在东兴大胜魏军。此后,诸葛恪率大军伐魏,围攻新城不下,士卒因疾病死伤惨重,回军后为掩饰过失,更加独断专权,兴功暴师。诸葛恪还经常疑神疑鬼,精神不定,寝食难安。而之后在宴席上,诸葛恪被孙峻联合吴主孙亮设计杀害,被夷灭三族。

 

八、钟会梦武侯

钟会在帐中伏几而寝,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人,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那人步入帐中,钟会起身相迎,那人说:“今早重承见顾。吾有片言相告:虽汉祚已衰,天命难违,然两川生灵,横罹兵革,诚可怜悯。汝入境之后,万勿妄杀生灵。”说完就拂袖而去。钟会想要挽留,忽然惊醒,之后才知是武侯之灵,不胜惊异。钟会梦到诸葛亮属于托梦。钟会是三国时魏国谋士,毌丘俭叛乱后,钟会说服司马师亲征。司马师病死后,钟会又帮助司马昭保住兵权,之后又力劝司马昭伐蜀。攻下阳安关,因为在阳安城中受诸葛亮托梦,于是对百姓秋毫无犯。这当然不仅是偶然的诸葛亮的托梦,更是因为钟会对诸葛亮的尊敬。当钟会西出阳安口,曾特别派遣人祭拜诸葛亮之墓。可见钟会是因敬而梦,因梦而善行。

 

释梦技巧简略

三国中的梦虽然有着强烈的预兆功能,但是由于其多出自于《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有一定的文学加工,因而并不具有足够的现实意义。在现实中,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巧的探索,释梦已经成为较为科学的精神现象的研究。要掌握释梦的技巧,首先要知道释梦的概念。精神分析学派的“释梦”是利用梦中元素与实际的生活事件进行自由联想,从而使那些“潜意识”上升到“意识”层面,然后再从这些逐步清晰的观念中推知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原始动机。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释梦需要遵循三个规律:其一,不追究梦的表面意义及其合理性;;其二,唤起那些被各种元素替代的个体观念;其三,耐心等待潜意识思想的逐步显现。

其次,我们还必要要领会梦的工作方式。包含压缩、移置、意象化和润饰。“压缩”是将生活中各种印象深刻的事件或感受结合成一个整体,其次是“移置”,有可能是某事物以另一无关事物为象征,也有可能是某事物的重要元素被其不重要的元素所代替。意象化即“把思想观念变为视像”。最后是“润饰”,即是把各种琐碎、混乱甚至无关联的片断和元素串通起来,使梦能顺利地进行下去。总之,所有的梦都是一种对于现实生活的投射。

最后,我们要掌握释梦的具体步骤:

1.       要区别梦的显意与隐意

2.       寻找梦的投射点,欲望的投射,意念的投射

3.       寻找梦的生成环境,梦的解释一定要在来访者过去和现在的心理背景上来解释。

4.       改变现实的人格状态,从梦的源头入手,改变他的现实生活习惯。

 

致读者:三国心理诊所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捧场!下面,我将开设红楼梦心理诊所,欢迎大家继续捧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