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起了万户飞天的故事

(2008-09-27 15:12:46)
标签:

万户飞天

飞天的故事

火箭

飞车

中国

岳晓东

分类: 趣味心理学

这几天的热点话题是中国的“神七”升入太空,宇航员翟志刚在太空漫步,挥舞国旗。这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欣喜之余,我想起的万户飞天的故事。

明朝宪宗皇帝成化十九年(1483年),有一位富有子弟叫万户。他虽熟读诗书,但不想参与科举考试。他感兴趣的事情火药和火箭,梦想借用这两样东西的力量将人送上蓝天,俯瞰高空的景象。为此,他做了多年的准备。 
    发射的当天,万户穿戴整齐,坐上座椅,手持两个大风筝,坐上一辆捆绑着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然后,他命令仆人们同时点燃第一排火箭。点燃之后,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飞车浓烟滚滚,烈焰翻腾,徐徐升向半空。 
    随着地面的人群发出的欢呼声,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了。然而就在这一刻,横空一声爆响,万户乘坐的飞车突然变成了一团火,这使得万户从燃烧着的飞车上跌落下来,摔死在山上,而他手中还紧紧握着两支着了火的巨大风筝。 
    明朝之后,我国的科技事业日趋落后,以至备受西方列强的欺凌。但是,万户的飞天,却是世界上的首创。美国火箭研究先驱詹姆斯.麦克唐纳(James MacDonald)就声称,万户是人类史上第一位进行载人火箭飞行的先驱。他研制的蛇形飞车,也是人类史上了不起的发明。” 换句话说,早在明代,我国便发明了二级火箭。这是人类火箭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也是现代多级火箭的先河。”

而据《文明》杂志介绍,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对此,清华大学教授刘仙洲首先将其翻译为中文,后来“万户飞天”的故事又以各种形式被广泛引用。在前苏联、德国、英国等国的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也曾提到了这件事。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就曾将月球表面的一个陨石坑命名为“万户坑”,以纪念这位“首次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地球人”。
     也有史书记载,万户原本是个木匠,喜好钻研技巧,从军之后,改进过不少刀枪车船,在同瓦剌的战事中曾屡建奇功,曾在兵器局供职。

想起了万户飞天的故事

在香港城市大学校主楼门口侧面的万户飞天油画(由袁运生创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