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岳晓东
岳晓东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034
  • 关注人气:6,2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岳晓东谈犯罪心理学(1):三鹿奶粉掺毒的心理分析

(2008-09-19 07:28:33)
标签:

三鹿奶粉

三鹿集团

田文华

河北省

岳晓东

分类: 趣味心理学

 

据中国卫生部11日说,经调查确认,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而据香港《明报》2008年9月17日的报道,国家质检总局近来抽查了全国22种奶类食品,在抽查的11罐三鹿牌奶粉,无一不含毒(过量的三聚氰胺)。

医学研究表明,三聚氰胺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据香港《明报》今天的报道,目前已有四位饮用三鹿牌奶粉的儿童死于肾结石,还有数以万计的儿童被怀疑染上了肾病。可悲的是,据称三鹿集团的董事长田文华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阅读公司的质检报告。事件爆发后,田文华还再三狡辩,自己与企业都是清白的。

面对这样一宗令人发指的恶性事件,人们不禁发问,三鹿集团的良心哪里去了。对此,我们先来看三宗报道。

 

 http://img.caijing.com.cn/2008-09-17/110013301.jpg

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坚称,自己与企业都是清白的。

 

报道一: 三鹿奶粉早就被怀疑有质量问题

http://news.zwsky.com/n/200809/15/276094.shtml

据江苏的有关媒体今年6月报道,在两个月间,南京的一家医院就收治肾病婴儿15人之多。所有患儿家长都反映,孩子出生后一直食用三鹿牌奶粉。虽然起初仅仅是怀疑和猜测,但至少目前所有公开资料均显示,有关部门完全有机会了解此事,却并没有及时向公众提供应有的信息。另外,今年7月16日,甘肃省卫生厅便接获医院报告,称今年该院收治的婴儿患肾结石病例明显增多,近几个月已达十几例,经了解均食用了“某品牌”配方奶粉。甘肃省卫生厅随即便将此情况向甘肃省委、省卫生部作了汇报。

 

报道二: 三鹿曾用四箱奶粉一纸协议将投诉顾客封口

http://news.qq.com/a/20080913/000614.htm

据新华社《西部商报》的报道,今年5月21日,一个叫“789oo88oo88”的网友在天涯社区发了一个“这种奶粉能用来救灾吗?!”的帖子,质疑三鹿奶粉的质量。但到了5月31日,“789oo88oo88”的网友要求版主删除帖子。随着三鹿奶粉污染事件的爆发,这个帖子再度被打开,有记者找到发帖人,进行了采访。

据她说,他们全家人都有喝奶粉的习惯,2007年11月,发帖人在泰顺县城的一家超市陆续买了15包三鹿奶粉。她13岁的女儿每晚睡前喝一杯,但第二天早晨她的第一注小会变得粘稠、呈淡黄色米汤状;不喝奶粉小便就很清爽,一喝又浑浊起来。此外,她还发现,泡开的奶粉气味似香不香,入口感觉淡涩、还有粉渣感。

发帖人出于责任心,打了三鹿奶粉的服务热线,厂家叫她邮寄两包原封奶粉送检。过了几天,发帖人电话咨询厂家,厂家证实是他们的产品,说会有地区代理与她联系得。再过了几天,地区代理果然联系发帖人,让她退货或换货。发帖人想要检验结果,可代理商告诉她这是商业秘密,不能给她。

无奈之下,发帖人决定将自己的疑虑写成帖子发在了天涯、维权万里行等网站上。过了几天,一个自称是三鹿奶粉浙江总代理的人找到了她,他拿出了一份“确认书”,上面答应给发帖人三鹿新版儿童钙优、中老年钙优、女士钙优、青壮年钙优各一件(市场价约2476.8元),但要求发帖人删除在网站上发的有关三鹿奶粉质量问题的帖子。

发帖人同意了总代理的请求,签字画押,当天下午经销商就把4箱奶粉送到了发帖人家中。

 

报道三:三年前就发现有人添加三聚氰胺 
    http://www.caijing.com.cn/2008-09-17/110013192.html

在2008年9月1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副省长杨崇勇指出,三鹿集团迟至2008年8月2日才向石家庄市政府报告了问题奶粉的情况,而在此前的五个月中,该公司一直对此事瞒而不报。

杨崇勇还指出,在向石家庄政府报告之前,三鹿集团采取了种种办法来试图掩盖事件真相,如、给受害者补偿,退还产品。在此之前,三鹿集团还在媒体上大力宣传自己的产品质量。如中央电视台就曾在2007年9月2日的《每周质量报告》播出特别节目,介绍了三鹿集团的婴幼儿奶粉的生产流程,称赞三鹿奶粉生产有 “1100道检测关”。这些做法都阻碍了事实真相的及早披露,使更多人,特别是婴幼儿成为了有毒奶粉的受害者。
    另据河北省警方的调查,在三鹿集团的372个供奶站中,有41个在牛奶中加入了三聚氰胺。目前,警方已经抓获了27名犯罪嫌疑人,其中有四人已经被逮捕。据嫌疑人交待,他们早在2005年4月就开始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了。

对于这一切,三鹿集团的做法不是及早揭露,极力杜绝,而是努力掩盖,大事化了。据称,当百度网页首次披露三鹿奶粉的掺毒事件后,三鹿集团的有关人员曾试图以300万元的“掩口费”换下该条新闻,其用心卑鄙,十恶不赦!

http://gs.cnr.cn/gsxw/jzgc/200809/W020080916553750821063.jpg

据两名耿姓嫌疑人交待,他们曾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

 


    良心是怎么被狼叼走了——侥幸心理的泛滥

通过上述报道,不难看出,三鹿集团内部其实早就有人发现了在奶里加了三聚氰胺的事实。但三鹿集团的有关质检和管理人员宁愿冒着被法律起诉的巨大风险,也要掩盖事实真相,以图蒙混过关。在心理学上,这是典型的侥幸心理的泛滥结果。

所谓侥幸心理(fluke mind),就是指个人企图通过冒险投机来达到预期目的心态。它具有极大的自我安慰性,拒绝面对事实,或是努力加以掩饰,以求自慰。可以想象,三鹿集团的有关人员在掩盖真相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这样暗示自己:

(1)产品出了质量问题,可以用钱(礼品)来加以摆平;

(2)在奶里掺三聚氰胺的商家又不是我们一家,要出事大家一起出事;

(3)自己是行业老大,政府要拿下自己,那是要下极大决心的。

这三条合理化思维,就是当事人的狼心狗肺,就是其自欺欺人的心理支撑!

它使三鹿集团的有关人员在发现质检的巨大漏洞时,不是采取诚信的方法来面对,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骗社会,寻求蒙混过关,最后导致良心荡然无存。它还使得三鹿集团的有关人员在欺骗他人时,心态越来越稳定,谎话越说越巧妙,以至于拿生命开玩笑都在所不惜。

据报道,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曾在记者的追问下声称:“这次的事情,是原料奶的收购过程中有人在谋取非法利益,我们的检测非常严格。自己与企业都是清白的。”

现在田文华已被拘捕,但愿她能走出侥幸心理的误区,说出事实的真相,拾回自己的良心。

毕竟,三鹿奶粉的千千万万消费者已经为其欺骗行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