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运心理点评之八:埃蒙斯射击失误的心理分析思路

(2008-08-22 11:06:18)
标签:

奥运

心理分析

射击比赛

埃蒙斯

美国

教育

心理

岳晓东

分类: 趣味心理学

 

817日,在男子步枪50米三姿比赛中,美国射击名将马修·埃蒙斯在一路领先的大好局势下,最后一发竟射出了“自杀”之弹——4.4环。这是继他在上届雅典奥运会上最后一枪打错靶,将金牌拱手让给中国选手贾占波之后,第二次送金给中国选手丘健。

这简直就是一个玩笑,很难让人相信这件事再次发生。但我想任何事情的发生总会有理由的…… 这次上帝肯定要对我们说点什么。这是美国射击名将马修·埃蒙斯的太太卡·埃蒙斯在接受采访时所言,那么上帝要说些什么呢?

      上帝会说什么,马修·埃蒙斯早晚会得知的。但依据心理学,埃蒙斯的再次失误绝非偶然。这里有三条思路可供参考。

      第一条思路是“习惯养成说”,也就是说,埃蒙斯在以往的比赛中曾有过类似的挫败体验,形成了条件反射——每当射最后一发时,就会感到一种巨大的焦虑,导致他发挥失常。如果这种假设成立,则需查询埃蒙斯以往的比赛、练习成绩,看看他是否有过这种“故伎重演”的记录就知道了。

      第二条思路是“情结表现说”,也就是说,埃蒙斯每当在比赛的关键时刻,他都有某种故意要输的杂念在起作用,令他不能最终夺冠。这是典型的潜意识作用,其形成也一定与以往的生活经历有关。比如,当初他曾遇到一位对他有恩的对手(并非是在射击比赛上),而当面对他时,脑海里就会有主动退让的念头,最终神使鬼差地输给了他。如果这种假设成立,则需了解埃蒙斯以往的交往经历,看看他是否对某种人有特殊的情感,导致后来的移情出现。
      
第三条思路是“焦虑失控说”,也就是说,埃蒙斯每当在比赛中,他的焦虑程度会与射击环数的上涨成正比,即越是射击地准确,心中的焦虑就越高,以致到最后难以自控,所以出现严重失常的表现。如果这种假设成立,则同样需查询埃蒙斯以往的比赛、练习记录,看看他是否有过类似的情况出现就知道了。

      无论是哪一种假设,埃蒙斯的失常表现都突出说明,运动员的临场发挥不仅是技术的较量,也是心理的较量。埃蒙斯如果不能就自己最后一刻的失常表现做深入的心理分析与调整,就难以确保他在2012年伦敦运动会上不会“故伎重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