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心理分析(上)
(2008-07-10 04:04:56)
标签:
岳晓东反叛心理红楼梦心理分析曹雪芹杂谈 |
分类: 历史心理学 |
曹雪芹的祖上一直可以追溯到汉朝之开国元勋曹参,途经“三国”之曹操,宋朝之曹彬等人,至明初时迁到辽东铁岭落户。后金(满清前身)崛起后,曹雪芹祖上成为皇室家奴,隶属正白旗。曹雪芹的太祖母孙夫人曾为清顺治帝三子玄烨的“教引嬷嬷”(保母)。康熙帝登基后大力提拔他的“嬷嬷”爹,委派曹家任江南织造达四世。雍正登基后,严厉整肃当初曾与他争夺皇位的几位弟兄及其党羽,波及到曹家。雍正五年(1727年)曹府被抄,这给曹雪芹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抹灭的记忆。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曹雪芹出身官宦,天资聪慧,却自小不喜读“四书”“五经”之类的正书,而尤好读“杂学旁取”之类的野史闲书,并身杂优伶,客串登场。他从小就表现出极强的反叛意识。这在《红楼梦》的一首《西江月》中有精彩的描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似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曹雪芹的家人训斥他不求上进,放荡胡为,行为不检,辱没家风,甚至动用“圈禁”大法来惩处他,但这些都没有能压制住曹雪芹的反叛心理。而作为一个待罪之家,曹家只能住在北京城外,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各类三教九流的人物。曹雪芹深受金圣叹之“六才子论”的影响,他兴趣广泛,诗、文、曲、小说并重,并很好戏,迷上了某些名角小旦。曹雪芹从不卑视这些“优伶”人物,曾向他们学唱戏,最后竟“粉墨登场”。此外,曹雪芹还练得一手好画,他尤擅长画妇人,并专受当代的佳人美女。
雍正死后,乾隆皇帝虽然撤销了对曹家当初的指控,却未能将原来的官职和家产发还给曹家。所以,曹雪芹十八岁后不得不像一般旗人那样去到指定的地方当差服役。他在内务府当了一段时间的差,日子过得也很平庸,后来竟因言行不检而被罢官。其间,曹雪芹先后寄居过自己的姑母家、岳丈家,也曾住过庙院、马棚、“水窝子”等杂地。
曹雪芹出身富贵,早年过惯了被人伺候的日子,现在正当壮年,却要过寄人篱下,遭人白眼的日子,其内心之凄凉可想而知。后来,曹雪芹曾一度在某显宦人家做馆师,结果也因“有文无行”而被人辞掉。曹雪芹的余生是在北京西山度过的。他在那里有一间“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小房子,以卖画与当村塾教师为生,过着“日望西山餐暮霞”,“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日子。
穷困与贫窘一直追随着曹雪芹,却也使他的头脑一直保持清醒。他对这个社会有太多太多的感触了,他在乾隆盛世之时已经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末世感”。他要把这一切都写下来,来唤醒人们对这所谓盛世的麻木。而且他要写一本与世人之世俗观念大相径庭的书。于是写《红楼梦》便由原来的“闲来偷笔”的事情变成了终身的事业。
反叛人格
曹雪芹生于优裕,殁于贫困,一生坎坷不平,饱尝世态炎凉。他有一肚子的怨气,也满腹的才气,他将两者结合起来,写出一部《红楼梦》,为的是发泄了对这个世道的强烈不满。可以说, 一部《红楼梦》本质上是曹雪芹反叛心理的大宣泄, 也是其反叛人格的升华表现。但这种反叛心理的宣泄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宣泄, 它不满足于获得一时的心理平衡而是在追逐一种永恒的真理思考; 它不是在解嘲自我, 而更多的是在解嘲整个社会。它向人们展示, 面对生活的挫折和失意, 人完全可以通过写作而变得坚强和永恒起来。它还向人们展示, 就是在人生最压抑和最丑陋的时刻当中, 也会有最美丽和最可贵的事物可出现。
曹雪芹的反叛心理也不同于一般青少年的反叛心理, 它不是去简单地挑战权威, 或是以表现自我来发泄内心的不满, 它是以最深刻而又最含蓄的写作和思考来唤起人们对人生真善美的追求。在这层意义上讲, 曹雪芹的反叛人格实在是他经年生活磨练的积累, 也是人生智慧的结晶。
曹雪芹的反叛心理塑造了他放荡不羁的性格。按照著名红学家周汝昌的观点,曹雪芹的放荡不羁性格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嬉笑怒骂,意气风声;二、素喜诙谐,滑稽为雄;三、嫉俗愤世,傲骨狂形(周汝昌《曹雪芹》新传,外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182页)。曹雪芹的反叛人格不是针对某个人,或某种生长环境,而是针对某种社会现象,甚至是某种社会制度。他的反叛也不是革命暴力似的,而是和风细雨,但这种和风细雨的反叛给人带来的思考一点不亚于一场巨大的革命。
曹雪芹本可以成为第五代江宁织造的,过一辈悠闲自在的日子,但他却在贫困落魄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可贵的是,他没有白白度过这段艰辛的日子,而是写出了一本传世之作--《红楼梦》。这正应了孟子说过的一句话:“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由此,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奇人。他英年早逝(死时年仅四十),留下了半部《红楼梦》。可有人毕生都在研究他这半部书,仍觉有不尽的东西没有研究透。他的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颗耀眼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