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活决策:曾国藩巧帮干爹

(2008-06-29 00:42:40)
标签:

岳晓东

曾国藩

南京

创新思维

教育

杂谈

分类: 管理心理学

 

清朝光绪年间,衡阳有一个财主仗着自己有钱有势,硬是将一冢坟迁到另一位老实农民的祖坟上。两人打起官司,但总是对方占上风。一天,有个老亲友提醒那老农:“你不是有个干儿子叫宽一(曾国藩的乳名),他现在南京做两江总督,何不求他写个条子来?”

老头儿受到启发以后,凑足盘缠钱,直奔南京。到了两江总督衙门,衙役喝问他来干什么。“我来找干儿子宽一。”老头儿回答。衙役不知道曾国藩的乳名叫宽一,怎么也不让他进去。忽然,督署里传出讯令,总督大人要出门,衙役们忙把这个老头儿拉开。一会儿,一顶轿子出来,老头儿对着轿子大声喊叫“宽一”,被坐在里边的曾国藩听了出来,连忙叫轿夫停住,下轿将干爹送进了自己的住宅,然后再出门办事。

办公回来,曾国藩问明干爹的来意,然后说:“先莫谈这个,您老人家难得来到这儿,先游览几天再说吧。”说罢就叫来一个同乡衙役说:“干儿公务在身,不能陪干爹玩,就请他陪同你去玩吧。”老头儿哪有心思游玩,按捺不住,他对干儿媳细说了来意,求她向宽一进言。不想曾国藩夫人欧阳氏也劝他等几天再说。一天,曾国藩办完一天公事会来,欧阳夫人对他说起干爹的来意,问“你打算给他写个条子吗?”

曾国藩听后叹了一口气说:“这怎么行呀?我不是多次给澄弟写信不要干预地方官的公事吗?如今自己倒在几千里外干预起来了,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欧阳夫人回答说,“干爹也是个天本地分的人,你也不能看着老实人受欺,得主持公道呀!”曾国藩回答说容我好好想一想。

第二天,正逢曾国藩接到奉谕升官职,南京的文武官员都来贺喜。曾国藩在督署设宴招待,带了干爹去,并敬为上席。敬酒时,曾国藩先向大家介绍了干爹,接着从衙役手中接过一个用红绫包着的小盒子,打开后拿出一把折扇说:“我准备送干爹一个小礼物,列位看得起的话,也请在扇上题留芳名,作个永久纪念。”大家放下盅筷,接过一看,只见折扇上已工工整整地落了款。上款是“如父大人侍右”,下款是“如男曾国藩敬献”。也一个个应曾大人之请,在扇上签起名来,有的还题了诗句。不到半个时,折扇两面都写得满满的。曾国藩兴高采烈地把折扇收起,仍用红绫包好,双手奉送给了干爹。

回到家中,老头儿不明白送这样一把扇子有什么用,欧阳夫人提醒说你把它带到堂上去,到时就该管用了。老头儿点点头,第二天就辞别回家去。过些日子,衡州知府升堂,老头儿手执折扇,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衙役见他手执扇子就喝令:“把扇子丢下!”。老头儿装作没有听见,一个衙役上前从手中夺过扇子丢到地。“这个可丢不得,是我干儿子送的。”

知府大怒说:“放肆!拿上来!”可知府接过扇子一看,“嗯……”翻过来、覆过去看了后,又将视线转到老头身上,仔细打量了一番。然后,一声令下:“退堂!”

他的官司是输、是赢,大家也就可想而知了。

曾国藩既没有违背自己不干预地方官员的原则,也巧妙地帮助干爹解决了难题,可谓是充分发挥了灵活决策的鲜活事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