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近两年的心理咨询,我有幸申请到哈佛大学心理咨询中心(Harvard Bureau of
Study Counsel)做两年的心理咨询实习,这却是一段苦乐参半的日子。
先说做心理咨询之乐,我曾一再给人带来过登峰体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为罗伯特做过的咨询。他的女友安娜爱上了另一个男生,这使罗伯特痛心疾首。他整日都沉浸在与安娜共处的痛苦回忆当中,晚上时常泡在酒吧间里借酒消愁。罗伯特坚信安娜早晚是属于他的,也与他最匹配。罗伯特越是这么想,就越不能摆脱失恋对他的折磨。
在给罗伯特咨询中,我没有否定他爱安娜的合理性,我只是竭力帮助他反省在与安娜恋爱当中,有哪些方面令他十分满意,有哪些方面令他不甚满意。久而久之,我们便勾画出罗伯特心目中的理想恋人形象。然后,我又让罗伯特列举出他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中,有哪些女性符合他的理想恋人标准。罗伯特列举出一大堆人物,其中有他的同学朋友,还有小说和银幕人物。
如此谈着谈着,我们谈论焦点不再是安娜与罗伯特的分手痛苦,而是罗伯特到底要找一个什么样的恋人。罗伯特越说越兴奋,越说情绪越高昂,最后总结说,他与安娜相爱,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安娜在哪些方面适合他,在哪些方面不适合他。现在看来,安娜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罗伯特不再为与安娜分手而痛心无比。他坚信,只要自己明确到底要找什么样的女友,机会总会出现的。这何尝不是一种因祸得福呢?
失恋不失意,这就是我为罗伯特带来的登峰体验。
像这样通过改变来询者的认知来调整其心态的成功咨询,我曾做过许多起。而每一次咨询成功,我自己也伴有一种登峰体验。后来,我把这些案例整理成册,出版了一本名叫《登天的感觉》的书。它是国内第一本系统地以案例分析方法介绍心理咨询的书,甚受行内人认可。
然而,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我不是每天都感觉生活在欢乐谷似的。首先,我要饱受“听评书掉泪,替古人担忧”的折磨。因为每个来询者到我这里咨询,都要宣泄其忧愁烦恼,这实际上是在我的头上倾泻其内心的情感垃圾,而我必须照单全收,再加以净化处理。听多了,我真是感到心累,毕竟我也是人!
一段生活的不幸,或一曲爱情的悲歌,可以令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其次,我要时时面对“话说得不得体,还不如什么都不说”的苦恼。这是我督导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它提醒我们时时刻刻要反省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从小到大,我基本上是想什么说什么,但自此之后,我必须学会说什么想什么,这是心理咨询的基本功训练。它害得我有一度都不敢张口说话了,感觉是一开口就出错,我从来没有这么缺乏自信过。
还有,我在哈佛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实习工作的两年间,每周工作18个小时,却分文未得。这是因为在美国,大部分的心理咨询实习都是没有经费资助的[1]。所以,一方面我在竭力帮助别人调整心态,另一方面我自己的心态就一直处不平衡中,毕竟我可以用同样的时间去做其他有经济回报的工作。我时常在想:我这样努力把每个来询者送上山峰,可我自己为什么总是感觉在山脚?!
欢乐也好,烦恼也罢,两年的实习使我充分认识到做心理咨询工作本身就是培养一个人的积极心态。如果一个心理咨询师不能从骨子里练就出一段辩证看待得失、积极面对挫折的功夫,他就是再有心理咨询的悟性和洞察力,也做不好这项工作的。因为他的心态不对,早晚会影响他对人对事的态度。
说到底,不能助己,焉能助人?!
[1] 在美国,绝大部分的心理咨询实习都是没有经济收入的,这是师傅带徒弟的延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