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第一军嫂”陈发姑的75双草鞋(组图)

标签:
军事历史文化 |
分类: 南方开讲 |
“共和国第一军嫂”陈发姑的75双草鞋
欢迎关注博主的微信公号,每天有精彩内容: wnf1626948856
南方开讲,我是王南方。今天和大家分享“共和国第一军嫂”陈发姑的故事。

王南方与陈发姑交谈
我是2007年8月前,随南京军区组织的作家、艺术家重走长征路,在瑞金市叶坪乡光荣敬老院里见到陈发姑的,当时她是114岁,这也是我目前见过的最年长的老人。
陈发姑听说我是从北京过来的,老人问我:“毛委员你可认识?”我点点头。老人说:“《十送红军》你要不要听?”还没等我说话,歌声已经唱开了。听到陈发姑唱歌了,隔壁另一位年近100岁的老人也唱了起来。陈发姑很生气,不唱了,说:“她唱的一点也不好!”工作人员劝她莫生气,又拿了一块糖塞进了老人的嘴里才哄好。
1894年10月,陈发姑出生在瑞金县武阳区石水乡下山坝大屋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出生不到200天,母亲就病逝了。不满两岁,父亲就把她送到朱家做童养媳。不到半个月,父亲也离开了人世。
朱家当时只有一个独子叫朱吉薰,两个小孩青梅竹马,感情很好。在陈发姑19岁时,他们自然而然地结成了夫妻。
1931年9月,毛泽东、朱德指挥根据地军民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一、二、三次“围剿”,在瑞金创建、发展和巩固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朱吉薰40岁那年,区政府派干部来召开大会,动员群众参加红军。陈发姑和丈夫在大会上听到参加红军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让农民翻身做主人,不禁心潮澎湃。第二天,朱吉薰便到区政府报名应征,成为当时全区第一批参加红军的青年。
那时候,陈发姑也参加了苏区的妇女工作队,成为村里一名妇女干部,积极组织和动员姐妹们筹粮筹款,为红军战士缝制军衣、打草鞋、洗衣裳;到红军医院里帮助照顾伤病员、送饭……
1934年10月中旬,朱吉薰作为一名红军战士随部队转移北上。红军离开后,国民党军队攻占了瑞金,陈发姑不幸被捕,她既是干部,又是红军家属,敌人对她严刑拷打,逼她声明脱离革命队伍,与丈夫离婚。陈发姑几次昏死过去,但她从不屈服。因为她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丈夫总有一天会回来。
凭着这个信念,陈发姑挺过了敌人的折磨,顽强地活了下来。她想念丈夫时,便托人给丈夫写信,可是每一次信寄出,总是石沉大海。陈发姑没有子女,丈夫走后第三个年头,婆婆死了。她常常倚在门框上,一边唱着送行时唱过的歌,一边眺望村口,盼望着丈夫回来。
随着革命的节节胜利,一直等到了全国解放,她仍然没有听到丈夫的任何消息。
1958年,已经64岁的陈发姑挑着24双草鞋,被政府安排住进了叶坪乡光荣院。尽管丈夫没有回来,但她始终坚持每年为丈夫打一双草鞋,即便双目失明也未间断,直到第75双草鞋打好,真情守望参加长征的丈夫75年。
2008年9月12日上午9时,陈发姑带着无尽的期盼和遗憾悄然离世,享年115岁。
故事讲述人王南方,安徽岳西县人,1983年入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记者协会理事,《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原副主编,《解放军生活》杂志原主编,新浪网十大博客博主之一,《北京晚报》专栏作家。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明星360度》、《情感私语——走进名人的亲情世界》、《苦恋树》、《八荣八耻——辛勤劳动篇》、《中小学课本里的“星火燎原”》,报告文学集《神龙汽车团》(与人合著),绘本《捉迷藏》等。报告文学《星火燎原》曾获解放军文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