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的导弹飞向了主席台(组图)

标签:
军事历史文化 |
分类: 南方开讲 |
测试的导弹飞向了主席台
欢迎关注博主的微信公号,每天有精彩内容: wnf1626948856
南方开讲,我是王南方,今天和大家分享徐向前元帅的故事。

徐向前元帅
1978年春,有一天炮兵呈上“红箭73”导弹打靶定型的审查报告。时间定好后,罗瑞卿让秘书给军委办公厅打电话,请一位老帅参加审查。当时叶剑英和聂荣臻都因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只有请徐向前。但徐向前按分工不管武器装备,当他听军委办公厅办公室主任傅学正报告说叶帅和聂帅都住院了,就欣然同意了。
审查现场设在南口靶场,主席台设在靶场的北端,工作人员在台下。徐帅和罗秘书长、各总部的首长、炮兵的首长坐在主席台上。军委办公厅副主任金涛拉傅学正坐在主席台上的后侧。
指挥员下达了开始射击的口令后,大家都拿着望远镜观察导弹的落点。前两发都精确地命中目标,大家都很高兴,等待第三发的射击。只听一声“放”的口令,瞬时间“嗖”的一声长啸,第三发“红箭73”呼啸而去,没想到飞出不到几百米,弹体被线拉了一个180度转身,向主席台飞来。随着现场人们的惊呼,导弹“砰”的一声摔在主席台前面,又弹跳起来擦着主席台上檐落在左侧,把地砸了一个坑,哧哧冒烟的“红箭73”在坑里打转……现场的人有些惊慌,不知是谁大喊一声“卧倒”,主席台下的人都卧倒在地,人们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结果……此时金涛大声喊:“老傅,下去看看!”傅学正应声三步并作两步跑下主席台,一看哧哧的声音没有了,没有爆炸,是一大块烧黑了的、不完整的连着线的导弹外壳,没有弹芯,当然就听不到爆炸声了。
研发人员跑上台来给炮兵副司令汇报几句,主席台上首长都问是怎么回事?炮兵副司令只说故障弹。此时罗瑞卿脸都气青了,拉得很长,用四川话指着炮兵副司令说:“啥子啊,你咋个搞的嘛?”那位炮兵副司令紧张得满头汗水,断断续续地说:“首……长……是一枚……故障弹。”罗瑞卿说:“你咋个知道是故障弹?为什么不事先检查好,你不懂安全第一吗!”那位炮兵副司令下不了台,主席台上一时气氛紧张。
这时候,徐向前向主席台的人们招招手,让大家坐下,然后慢条斯里地说:“没有关系,发生点事故是正常的,常有的。”接着问那位炮兵副司令:“还有几发?”炮兵副司令员说:“还有两发。”徐向前和蔼地说:“接着打。”
徐帅为炮兵副司令解了围。第二天,炮兵的领导觉得惊吓了首长,出了事故,打电话给徐帅,要登门去道歉。徐帅坚决不让去,说这是个小事,也是正常的事,不必道歉。

徐向前,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1990年9月21日),字子敬,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1924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后留校任排长。参加第一次东征,后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任团副。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广州起义,任工人赤卫队第六联队队长。后转往海陆丰地区,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团党代表、师参谋长、师长。1929年6月被派到鄂东北,先后任鄂豫边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第四方面军总指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指挥取得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潢(川)光(山)和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等战役战斗的胜利。在领导创建鄂豫皖、川陕苏区和指挥历次反“围剿”、反“围攻”斗争实践中,显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形成了独特的指挥风格。1935年4月率部长征,积极拥护中共中央北上方针,支持朱德、刘伯承反对张国焘分裂活动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副师长、第一纵队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参与领导开辟晋东南、冀南和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后改为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运城、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不畏强敌,不避风险,百折不挠,奋斗不息。他是一位大智大勇,缜思果断、擘画军事、驾驭战争的高手。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特别是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故事讲述人王南方,安徽岳西县人,1983年入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记者协会理事,《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原副主编,《解放军生活》杂志原主编,新浪网十大博客博主之一,《北京晚报》专栏作家。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明星360度》、《情感私语——走进名人的亲情世界》、《苦恋树》、《八荣八耻——辛勤劳动篇》、《中小学课本里的“星火燎原”》,报告文学集《神龙汽车团》(与人合著),绘本《捉迷藏》等。报告文学《星火燎原》曾获解放军文艺奖。
后一篇:晚清军队老照片(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