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育儿:你是具有“儿童化智能”的父母吗?(原创)

(2008-07-24 14:04:36)
标签:

育儿

儿童化智能

分类: 婴幼儿心理

    

    现今的许多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常常遇到诸多“困惑不解”的问题:宝宝吃饱了,为什么还大哭不止;8个月的宝宝为什么见到生人就哭;1岁的孩子怎么不能同小伙伴友好地玩;为什么2岁的宝贝儿子不喜欢给他买的“高档玩具”,而专爱玩水、摆弄沙子、泥巴;3岁的女儿为什么还常常喊“妈妈抱抱”;4岁的孩子为什么开始“撒谎”;5岁的孩子为何还怕黑暗;6岁的孩子夜间惊醒哭喊是何缘由?等等,类似的例子不一而举。

 

    其实静下心来,读些儿童心理的书籍你也许会找到答案。更重要的是作为父母,您是否同时具备有两种身份——即是家长,也是孩子;两种视觉——成人的、孩子的;两种心态——成熟的、童稚的;也就是说,父母应该具备的“儿童化智能”你是否已经具备且完善?。

 

    所谓“儿童化智能”就是父母站在宝宝的视角思考问题的能力。父母通常是最了解宝宝的人,同时也可能成为最不了解宝宝的人。因为看事物的视角完全不同,父母很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宝宝的行为横加干涉,严重压抑宝宝的好奇心,挫伤宝宝探索事物奥秘的积极性。因此,建议父母要尽量多给宝宝一些表达自己想法的时间。如果宝宝因语言能力有限尚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父母要学习站在宝宝的高度去感受他眼中的世界,以便更好地了解宝宝的需求。学会像宝宝一样去观察与思考,同时要尽量多陪宝宝玩耍,提高自己的“儿童化智能”,挖掘宝宝行为方式的内在动力,在了解宝宝的基础上更好地帮助宝宝成长。

 

    要了解宝宝就得跟他一起玩,跟他一起玩才能明白他的感受、他的喜好,也才能获得他的信任。很多时候宝宝之所以跟父母对着干,其实不是他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因为不了解宝宝,缺乏儿童化智能,所以我们才不理解宝宝“不可理喻”的行为,从而无法真正赢得宝宝的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