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艺术大学 校友 访谈录之十三
(2009-05-20 10:19:34)
标签:
杂谈服装设计教育留学设计艺术英国中央圣马丁 |
分类: 教育杂谈 |
采访者: 崔老师
受访者: 许玉麟 - 中央圣马丁 服装设计 研究生文凭课程
崔老师:你们现在这个服装设计的研究生的班里一共有多少人?中国学生有几个?
许玉麟:我们班一共有 24 个学生,其中 3 个是从中国来的,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和深圳,其余的都是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
崔老师:在中央圣马丁学习服装设计和国内比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吗?
许玉麟:我感觉在这边压力挺大的,但是收获也特别多。
崔老师:你是从清华美院服装设计本科毕业的优秀学生,做服装设计十几年,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专卖店,销售又这么好,还觉得有压力吗?
许玉麟:刚开始上课的时候,首先是英语的压力,虽然我的雅思达到了这个专业的入学要求,但是还是满足不了专业方面的学习,老师上课语速很快,滔滔不绝,我很紧张,生怕有听不懂或者误解了老师的意思。课下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做research, 还要写东西。不过,现在好多了,慢慢开始适应了。
崔老师:其他方面还有哪些压力?
许玉麟:最主要的是来自老师的压力。中央圣马丁的老师不仅专业水平高,对学生也是极为严格和负责任,我们每个学生每周都要有 2 次老师的单独辅导,这边叫 tutorial,这种学习方式在国内是没有的。
崔老师:能详细介绍一下做 tutorial 的过程吗?
许玉麟:好的。老师布置完 project 以后的第一周,做 tutorial的时候,会非常详细的检查和记录我们做的 research 够不够广博和深入,这个project所涉及的所有方向和细节是否已经全面掌握。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弱项,因为在国内的学校是很少要求学生做全面细致的research. 其实,做好research 是学习任何一个科目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
崔老师: 如果学生做的 research 不符合老师的要求,该怎么办?
许玉麟:需要按照老师的要求重新做,别想蒙混过关,下次做tutorial的时候,老师一看到学生的东西就知道做的怎么样,哪些做了哪些没有做。
崔老师:做好 research 以后,接下来是什么?
许玉麟:接下来的一周是做设计发展,就是development, 老师在 tutorial 的时候先会检查学生草图的数量是否达标。
崔老师:每个设计需要做多少草图?
许玉麟:每个设计发展的过程至少超过 200 多张草图,如果数量不够的话,就要打回去重做,数量过关以后,就要检查所做设计的质量。
崔老师:这个质量是如何把关的呢?
许玉麟:老师会看你每个草图之间的发展变化,是不是有创新、看点或者趣味儿在里面,如果你的草图看上去很无聊,都是一些前人做过的东西,就要剔出那些陈旧、老式的东西,或者打回去重做,每次做tutorial的时候,老师都会给学生做详细的笔记,给出很好的建议,鼓励创新。
崔老师:如果学生坚持按照自己所谓的那些老式的设计思路去做呢?
许玉麟:老师不会反对学生坚持自己的想法,更不会限制学生的创意自由,但会对你的设计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会引导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向创新发展,做出有新意的设计。
崔老师:在设计发展做好以后,接下来该是做衣服了吧?
许玉麟:对,接下来的第三周就是cutting 的课程,针对于你自己的设计,先是用白坯布来做,会有专门的老师教你裁剪,对于比例、细节给出具体的意见,这周会学到非常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我通常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毕竟老师给做辅导的时间有限,而且老师不会完全把你的设计给做出来,还是需要有很好的裁剪基础才行。
崔老师:老师是怎样评判学生的白坯布样衣的?
许玉麟:周五做 tutorial 的时候,老师会找来专业的模特试穿你的样衣,针对你的裁剪技术,给出评判。
崔老师:最后一周是做什么?
许玉麟:第四周是工艺,有专业的老师过来辅导学生的工艺,做出成衣。这四周下来就是一个设计的周期,这样每个月周而复始。其实本科学生的流程和我们是一样的,我看过本科学生做的工艺,实力非常强!比如:约翰 加利亚诺就是中央圣马丁的服装设计本科毕业的。
崔老师:我也有听说本科学生抱怨课程太重,压力太大。
许玉麟:本科刷人很厉害,淘汰率非常高,没有一定的实力很难混下去。这个研究生课程我读了以后,收获非常大,感到很充实。
崔老师:你觉得主要在哪些方面有收获呢?
许玉麟:首先是英语,除了专业课程,我还报了伦敦时装学院的短期课程,比如:鞋子设计、饰品和包儿的设计,我的专业英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就越来越高,信心也足了。
崔老师:学好英语也是一条获取信息的捷径。
许玉麟:另外一个收获就是专业的信息量获取非常大,这边专业的书籍太棒了!比如,你可以查阅 Vogue 杂志的英、法、意、日等四个语种的全部历史上的版本发行。仅是Dior 不同时期的设计资料就有十几本之多。图书馆的网上学习资料丰富又方便,各类时尚发布资讯都是以英语为媒介的。在这里完全是浸染在时尚资讯里面。
崔老师:作为伦敦艺术大学的 6 所学院,图书馆的藏书和网络资源都是共享的,等于就是有了相当于 6 所大学的信息量。
许玉麟:对,这些丰富的资源在国内的图书馆是很难获得的,国内的信息通常都是滞后三四年的时间,首先我们国内缺乏懂得专业的时尚新闻记者,资讯闭塞,然后就是做翻译的大多都是外行,很难把时尚类资讯翻译得透彻。
崔老师:其实,掌握了英语就是掌握了世界上先进国家大量的前沿的信息。
许玉麟:在伦敦学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化的浸染,这里不同于国内喧嚣的商业气氛,也不同于英国其他大学的那种安宁寂静的田园生活。伦敦的街头艺术、音乐、时尚流行和超过两百多家的博物馆都给人以强大的震撼和启发。伦敦凝集了英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既有对传统的保守也有对现代的开拓。
最主要的收获,就是设计能力的提高,我现在对于服装设计已经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崔老师:非常感谢你的介绍,在繁忙的学习期间抽出时间来讲述你的经历。
许玉麟: 谢谢您来看我们,祝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