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百合为季老绽放
标签:
季羡林去世杂谈 |
分类: 生活随笔 |
从意大利回来,儿子清晨醒来跟我没说几句话就告诉我说,老爸,妈妈说季爷爷去世了!
在我家的钢琴上,放着季老的一幅字,儿子练琴的时候,就能看到。感谢季老,您的一幅字,教育了我,也教育了我的家人。我不知道,现在有多少小孩子知道季老是干什么的,有什么大成就,而因为我和季老偶然的缘分,以及他勉励、训诫我这个后生的一句话“业精于勤”,让我的孩子有幸从小,就懵懂地知道有一位季老爷爷,写了不少文章,被人称为大师。最难能可贵的是,业精于勤虽只有四个字,却是一种朴素的治学精神与人生态度,又是一种极高、极严格的要求,这朴素的四个字,可能会影响一颗幼小的心灵一辈子。
原本,我的朋友小黑子定的这个月中旬再为季老录制两张碟,找些朋友朗读季老的散文,献给下个月季老98岁寿辰。没想到呀。
我摩挲着季老的散文集《相期以茶》,想起和这位朴素率真的老爷子两次难忘的见面。
两年前,我第一次见季老在301医院他的病房,因为黑子攒着我们录制《季羡林——一个东方学者的散文》CD的缘分。他的秘书杨老师说,老爷子听着CD中的配乐朗读,时常思绪会回到70年前,回到家,看到他的母亲,然后忽然就泪流满面。
季老那年96岁了,身体很硬朗,表情很沉静,但他内心的感情仍然是那样的丰富,他仍然是典型的文人。老爷子很会聊天,思路很清晰,知道我姓郎,就从他见过摄影家郎静山说起,天南地北,还说,想吃老莫的西餐了,不知医院中秋节放不放他出去撮一顿!
老爷子就像再普通不过的一个老人,一点架子都没有,坐在沙发里,或听、或笑、或说,他早已明白了世间的一切。
老爷子眼神不好,拿起笔,几乎是盲划了几下,书签好名了,字题好了。后来,抗震救灾时,老爷子也是在病房里,发着烧,盲划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八个字。
去年在季老过97岁生日时,我想再为他读一次,文章我选了很久,长了不好、短也要恰到好处,几番掂量,最后我为季老朗诵了他写的散文《在德国——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季老写道:抬头向上看,家家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季老感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其实季老自己何尝不是这样的境界,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熟悉他的人都能感知得到。
那天我对他老人家的祝愿是:季老常说,相期以茶,祝季老天天康健,一定活到茶寿!301的护士长批评我,茶寿太短,要不定期限,永远健康,永远长寿!
质朴的老爷子,您说过,鲁迅笔下那个小女孩看到的开满野百合花的地方,是人人都必须到的,您看到了野百合花开了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