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们自己过起万圣节

(2008-10-31 22:00:56)
标签:

万圣节

传统节日

孩子

记忆

情感

杂谈

分类: 生活随笔

    天黑了,儿子从外面拿个纸面具跑回家吃晚饭,匆匆忙忙、气喘吁吁,嘴里嚷嚷着,晚上跆拳道的课不去上了,要和小朋友们一起过万圣节。他刚扒拉完晚饭,正在用胶带纸继续加工面具的时候,一群小朋友就在楼下喊起他的名字催促起来。

     从阳台望出去,一个小女生提着南瓜灯,另外几个男孩女孩拎着纸面具,在楼下张望着我们家。儿子在我的目送下汇进这10多个孩子当中。

       孩子们自己过起万圣节

                (小老外万圣节时最开心)

     第一次过万圣节是两年前,那时儿子刚刚开始跟他的外教Patrick学英语,每周的课在朋友家里和朋友的孩子阿宝一起上。Patrick是英国人,他们很重视万圣节这个大节,于是,那次课就变成了一次家庭聚会,同时又是孩子们与老师边打闹、边学习的节日。我和儿子一起见识了南瓜灯、鬼面具……孩子们自己过起万圣节

(美国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南瓜灯)

去年,我们给外教老师留下自己过节的时间,同时给儿子买来了南瓜,但儿子似乎完全不感兴趣。真没想到,今年,我们什么都没准备、毫不知情,才上三年级的孩子们就自己攒了个局,过起了西方人过的万圣节。

这些年来,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孩子已经习惯于圣诞节一早醒来后,首先去圣诞树边找袜子里藏着的礼物,那种兴奋让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很受感动。虽然生活条件今非昔比,但其实现在的孩子们比我们小时候可怜很多,他们少了很多童年的乐趣,不能爬树掏鸟蛋,不能下河摸青蛙,也没有兄弟姐妹一起在摩擦中共同成长的历程,很多我们曾经有过的乐趣他们听都听不懂。为了能让他长大以后多一些童年记忆,我和他妈妈还有他小姨扮演了好几年圣诞老人,直到有一天他很认真地告诉他妈妈:“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圣诞老人……”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我想不能全算是“崇洋媚外”,西方的节日、西方的文化正在渗透到这一代孩子的血液中,这些拥有明确标志物品和仪式色彩的节日既给他们带来疯玩的机会,也让他们享受了欢乐与幸福。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好像只有春节放鞭炮,能给他们带来节日的兴奋。而今晚,儿子带着面具回到家,说吓人真帅,说话的神情仿佛刚刚放完鞭炮。

我也开始反省自己,似乎只有在春节时,才多花些时间带儿子玩,在另外那些中国的传统节日里,我都为孩子做过什么?他们是怎么过的?中秋?清明?端午?

他们注定是地球村里的世界人。今晚,我庆幸,儿子回家时说,我想阿宝哥哥了。我想,节日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给人留存下难以抹去的记忆,以及浓浓淡淡的感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