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3D版:超震撼的视觉不坑爹

(2012-11-19 10:14:11)
标签:

2012

3d版

伪3d

圈钱

娱乐

分类: 娱乐新天地

 《2012》3D版:超震撼的视觉不坑爹

    2009年,好莱坞灾难片《2012》以2D格式在中国和全球同步上映,全球热卖,3年后,《2012》3D版将于11月20日起在中国上映。自从3D版《2012》将在中国内地上映的消息正式公开后,曾引来各界的一片质疑,很多影迷都认为这纯粹属于圈钱行为,影片被认为很可能是那种“只有字幕是立体的”伪3D电影。

    3D版《泰坦尼克号》自4月10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以来,已经创造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时隔十余年,《泰坦尼克号》再次出现了如1998年首次公映时一票难求的情况。着实令人震惊,也让好莱坞对中国电影市场刮目相看。《泰坦尼克号》转3D花了1800万美金,这个数字不少了,够咱中国拍部超级大片了。但即便如此,这仍然是部“2D后期转3D”的电影,和《阿凡达》那种用3D摄影机拍摄的“真3D”有本质的区别,虽然票房不错,但3D效果对于中国的影迷着实算得上是一种欺骗。

    没有《阿凡达》为样本,没有卡梅隆的指导,没有1800万美金的巨资,一部以中国转制团队为核心,1000万人民币转制3D电影《2012》,被打上了圈钱、伪3D的标签。娱乐码头认为,《2012》3D团队真的很冤枉。 《2012》影片本身,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达到类型片极致的的雄心壮志之作,是专为宽银幕和至少720P画质要求的下载资源预备的饕餮盛宴,从类型片的角度看,他甚至也将和魔幻片领域的《指环王》,科幻片领域的《星球大战》一样将单独成为灾难片领域不可逾越的标杆之作。其实很适合拍成3D格式,大量的灾难场景在3D形式下会变得更加壮观。

    如今,从3D版《2012》呈现的效果来看,并非圈钱、伪3D之作。“2D后期转3D”的电影,和那种用3D摄影机拍摄的“真3D”有本质的区别,对于非3D机器拍摄的电影,再怎么后期转换,恐怕也无法达到惊艳的效果,况且当年所拍镜头也并非为3D而特别设计,所以1998年《泰坦尼克号》转制后,被称为伪3D影片。而《2012》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在拍摄最初版本的时,有大量镜头和场景均是为3D拍摄而特别设定的,只是当时迫于档期的考虑和后期时间的限制,只推出了2D版本。

    《2012》作为灾难片,影片本身就有着大量大场面的镜头,其灾难场景很难复制,是因为导演选择了地壳移动消失殆尽的灾难给予整个世界,从地震、地裂、火山爆炸到海啸几乎把能拍的灾难都汇聚到了一部电影中,比《后天》更优美的是,影片有对于黄石公园的毁灭过程,有通过电视纪录片风格再造巴西上帝山倒塌,有麦加清真寺和伦敦街头的群众恐慌,这种大量自然、现实奇观实景拍摄与电脑特效相结合的部分比单纯的城市楼盘倒塌更为暴力的视觉美感。
  《2012》3D版是技术的革新,绝不坑爹,影片通过30技术,将地表断裂塌陷、高楼倒塌、火山石撞击地面等灾难场景重建的震撼至极,3D的立体空间感使得灾难场景更加逼真,影片对人物对话等普通画面也进行了细致的3D重建,镜头中每一件物体的位置关系,都努力还原真实的空间关系,借助3D技术使其变得更加令人震撼,令观众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加上声效的升级,震撼视听的灾难场景让人瞠目结舌。

  此次联手完成3D版《2012》制作的“多国部队”中,中国团队占核心地位。这是值得我们欣喜的,一部好莱坞大片能以中国团队为核心,核心团队是中国的,首映也是在中国,足以证明中国电影及技术在全球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之所以《2012》3D版本在试映便获得好评,因为我们的团队有在用心做一件可以铭记影坛史历的创举。圈钱之作也罢,伪3D之作也罢,在没有走进影院观看的情况,请勿下结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