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心灵成长的道路上,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可有的时候,我们无法把静心与觉察带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我们都知道觉察要从我们的身、语、意三方面开始,可有的时候,却忘的一干二净!
相信大多数的朋友都看过《了凡四训》这本书!也都被袁了凡改变命运的事所震撼!而在了凡先生改变命运要依赖于云谷禅师的开示与指点,而当时云谷禅师出功过格示余,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记;善则记数,恶则退除,且教持准提咒,以期必验。这其中所说的功过格,就是帮助了凡先生改变自己命运的工具。
功过格初指道士逐日登记行为善恶以自勉自省的簿格,及后流行于民间,泛指用分数来表现行为善恶程度、使行善戒恶得到具体指导的一类善书。具体做法是把这类善书分别列为功格(善行)和过格(恶行)两项,并用正负数字标示。奉行者每夜自省,将每天行为对照相关项目,给各善行打上正分,恶行打上负分,只记其数,不记其事,分别记入功格或过格。月底作一小计,每月一篇,装订成本,每月如此进行,年底再将功过加以总计。功过相抵,累积之功或过,转入下月或下年,以期勤修不已。《太微仙君功过格·序》称:“修真之士,明书日月,自记功过,一月一小比,一年一大比,自知功过多寡。”①功多者得福,过多者得咎。道教以此作为道士自我约束言行、积功行善的修养方法。
在藏区,有很多藏民也会随身带两个小袋子。做了好事就放一粒白石子,做了不好的事就放一粒黑石子。和功过格有着异曲同功的妙用!
在《当和尚遇到钻石》一书中,麦克格西也曾提到六时书的记录。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只是记录的内容更加的详尽,同时把加强正面铭印,忏悔负面铭印也带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我们更能生活在有明的状态中!种下财富善的种子!
而觉察日记,是我自己亲身运用过,给我的生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透过日记的记录,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觉察的重要性!而这一切取决于08年偶然的机缘,听到一位台湾前辈的分享。据他讲也是在国外上课的时候,当时最大的收获!他的老师告诉他们每天要把自己做的事情分为好与坏,天天做记录!一段时间下来,他发现这可以帮助我们完善自我。当时我只是听了这个老师的分享,记在了心里,并没有真正的去实施!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虽然很多层面已经了解,但自己在生活中还会重复的碰到这些事件。于是开始记录,在记录的过程中,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自我觉察的机会!于是给这个日记起了个名字:觉察日记!呵呵!而在记录的过程中,不但借鉴了功过格、六时书的记录方式,同时也随着自己觉察的深入,把觉察日记更加的细化!促进了在生活中觉察的深度和广度!
无论是功过格、六时书还是觉察日记,都会帮助我们在个人心灵成长的道路上走的更深!祝福每一位朋友!
希望通过这个分享,让更多的朋友从中受益!
NAMASTE!
参考:
功过格:http://baike.baidu.com/view/995178.htm#sub995178
六时书:http://wenku.baidu.com/view/d3e2656baf1ffc4ffe47ac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