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球变暖十大惊人后果

(2009-12-13 11:29:30)
标签:

感恩

诚敬

仁爱

健康

爱心

分类: 地藏经放生慈禅甘露堂
“拯救地球”的时间已所剩不多,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火药味十足
全球变暖十大惊人后果
http://sztqb.sznews.com/res/1/641/2009-12/13/A09/res04_attpic_brief.jpg
  2009年12月12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几名环保人士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场的地球模型前唱歌,呼吁人们保护环境,防止全球气候变暖。
http://sztqb.sznews.com/res/1/641/2009-12/13/A09/res07_attpic_brief.jpg
  假如人类拯救地球的行动失效,那么未来数年内,地球气候环境就会出现一个可怕的“拐点”。
http://sztqb.sznews.com/res/1/641/2009-12/13/A09/res10_attpic_brief.jpg
  遗迹成废墟。
http://sztqb.sznews.com/res/1/641/2009-12/13/A09/res13_attpic_brief.jpg
  生物外壳变厚。
http://sztqb.sznews.com/res/1/641/2009-12/13/A09/res16_attpic_brief.jpg
  北极枝繁叶茂。
http://sztqb.sznews.com/res/1/641/2009-12/13/A09/res19_attpic_brief.jpg
  森林火灾肆虐。
http://sztqb.sznews.com/res/1/641/2009-12/13/A09/res22_attpic_brief.jpg
  山脉变高。
http://sztqb.sznews.com/res/1/641/2009-12/13/A09/res25_attpic_brief.jpg
  卫星运行速度加快。
http://sztqb.sznews.com/res/1/641/2009-12/13/A09/res28_attpic_brief.jpg
  物种收缩。
http://sztqb.sznews.com/res/1/641/2009-12/13/A09/res31_attpic_brief.jpg
  适者生存。
http://sztqb.sznews.com/res/1/641/2009-12/13/A09/res34_attpic_brief.jpg
  湖泊消失。
http://sztqb.sznews.com/res/1/641/2009-12/13/A09/res37_attpic_brief.jpg
  过敏加重。

  在北纬56度的哥本哈根,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目前尚处进行之中。这次被人们称为“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的大会从一开始,就火药味十足。围绕利益、责任、义务、合作,谈判各方展开了一系列的博弈。本次大会究竟结局如何,目前依然是一个未知数。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人类“拯救地球”的时间已所剩不多。

  12月5日,美国趣味科学网站发表文章,列出了全球变暖的十大惊人后果。看完后,相信你一定会发出和我一样的感慨:遏制全球变暖,时不我待。

  伊韵

  1.森林火灾肆虐

  全球变暖除了让冰川融化,飓风肆虐外,还加剧了森林大火。科学家发现,气温升高、冰雪提早融化都跟野火肆虐有关系。由于冰雪提早融化,森林地带变得更干燥,而且干燥时间变长,增加了起火的可能性。

  今年8月底,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施瓦辛格宣布加州洛杉矶县因山火进入紧急状态,引发广泛关注。连续在世界一些地方发生的山火“烤”问着全球:频频山火,源自何处?

  近年来,这类事件时有发生。前年夏天,希腊森林大火足足烧了10天。今年8月,希腊山火再次吞噬了数千公顷森林和农作物,数千居民被迫疏散。今年2月,澳大利亚发生了有历史记载以来人员伤亡最惨重、波及面积最广的森林火灾。

  山林大火异常频繁出现引人深思。尽管导致这些山火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全球变暖、气候异常导致的长时间干旱提高了山火发生的频率,加重了山火的猛烈程度,同时也增加了扑灭的难度。

  2.山脉变高

  徒步旅行者们也许没有注意到,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左右,阿尔卑斯山和其他许多山脉正逐渐升高。这主要归功于这些山脉顶部的积雪融化。数千年来,这些山脉被重重的积雪压着,然而当全球变暖,山脉顶部的大部分冰雪融化,使得山脉的负重减轻,导致其有反弹增长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3.卫星运行速度加快

  地球上排放的二氧化碳甚至对太空也产生了影响。大气最外层的空气非常稀薄,但仍然会对卫星产生阻力,需要工程师定期把它们拉回正常的运行轨道。

  然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渐升高。近地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子之间发生碰撞时,将产生热能,致使空气温度上升;而高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子并不是很活跃,并更倾向于释放分子中的热能,从而降低大气的温度。随着更多二氧化碳到达高空,更多冷却过程发生,空气流动性变差,所以大气变得更加稀薄,对卫星的阻力更小,导致卫星运行速度加快。

  4.物种收缩

  随着气温的上升,生物群体数量和个体大小似乎都在缩小:小的物种比大的更有生存优势;有些动物的体形似乎比实际年龄偏小。

  2004年,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陆地动植物、即100多万个物种将在未来50年之内灭绝,这必将对人类的生存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此外,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由于全球变暖,鱼类的平均体积已减小了一半,且体型较小的鱼类在欧洲整体鱼群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法国里昂公共农业与环境研究所的研究员马丁·多弗雷纳说:“体积是一个重要特点,它与很多生物功能有关,比如繁殖力。”鱼的体积变小,其生产的卵往往较小,其为食肉动物(包括人类)提供的营养也较少,这可能给食物链和生态系统带来重大影响。目前,对苏格兰羊的一项研究也显示出同样的体积缩小情况。

  5.适者生存

  全球变暖让春天提前来临,早起的鸟儿也许不光是有虫吃,它们还可以将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由于植物提早进入繁茂期,按照通常的时间迁徙的动物可能会得不到食物。这最终可能改变整个种群的基因面貌。

  科学研究发现,全球变暖正在对一些动物的进化产生影响。科学家已经在松鼠、鸟类和昆虫身上发现一些可遗传的基因变化,这些变化似乎是为了适应正在变得越来越热的世界。

  美国俄勒冈大学的布拉德肖和霍尔茨阿普费尔指出,随着平均气温的上升,春秋两季变得更加温暖,这两个季节的持续时间也在增加。那些能在基因上适应这种变化的动物获得明显优势,它们的进化道路也因此改变。

  气温的上升已经使得加拿大红松鼠每年繁殖的时间提前了,因为它们喜食的云杉果实的成熟时间也提前了。欧洲大山雀的进化也受到影响,因为它们用来喂养幼鸟的毛虫在春天发育成熟的时间提前了。能更早产卵的大山雀就能在繁衍后代方面获得优势,而产卵的时间由基因决定。

  6.遗迹成废墟

  遍布全球各地的寺庙、古遗址和其他遗迹是过往文明的不朽之作,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但是全球变暖可能最终将它们毁于一旦。海平面上升以及更恶劣的天气都有可能破坏这些无可替代的历史古迹。

  目前,全球变暖导致的洪涝灾害已经破坏了有600年历史的素可泰古城,这里曾经是泰国古代王朝的首都。在中美,位于大西洋加勒比海海岸线上、长达200千米的伯利兹生物礁正在经受着日益上升的海水的“鞭笞”;在欧洲,高盐度的海水正在侵蚀西班牙都娜娜国家公园的湿地;在非洲,肯尼亚唯一的文化遗产、建立于12世纪的拉姆古城可能被海水吞没。

  7.生物外壳变厚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让人担心海洋中的二氧化碳也会随之增加,二氧化碳水平上升让海水的酸度增加,可能让一些海洋生物难以形成保护性外壳。但是研究表明,二氧化碳增多让一些有壳生物构筑外壳时更加自如,证明这对不同的动物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

  8.北极枝繁叶茂

  北极冰层融化可能影响到低纬度地区动植物的生活,但这却为北极生物圈营造了阳光充裕的环境。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候,北极植被都被埋在厚厚的冰层里。现今,冰层在早春时就慢慢融化,植被似乎渴望开始生长。研究发现,相比旧土壤中生长植物的光合作用,在新鲜土壤里生长植物的光合作用更加旺盛,产生的叶绿素更多,因此在最近几十年里,北极的生物将旺盛繁衍。

  9.湖泊消失

  在过去数十年里,北极的125个大湖泊逐渐消失,这主要是由于全球变暖问题加剧的影响。关于干涸湖泊的水的去向,研究者们认为这很可能是因为湖泊底面永久冻结带由于气候变暖融化了,使得湖泊的水逐渐渗透到土壤中,最终导致湖泊干涸竭尽。一个研究人员将此过程比作拔掉浴缸的塞子。当湖泊消失,它们支持的生态系统和生物体也失去了家园。

  10.过敏加重

  近年来,每到春天就困扰你的打喷嚏和眼睛发痒问题是不是越来越严重?这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全球变暖。研究结果显示,与全球变暖相关的较高的二氧化碳水平和温度在过敏问题上发挥了作用,因为这让花期提前来临,并让花粉生成量增加。

  美国健康新闻网今年5月11日刊登的最新一项研究报告说,全球变暖不仅给地球造成危害,而且还将加剧花粉过敏症和哮喘病。

  美国阿拉斯加过敏、哮喘和免疫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说,由于全球变暖趋势加快,花粉季节将延长,空气中的臭氧将增加,昆虫繁殖的区域将扩大。受这些变化的影响,不仅花粉过敏或哮喘患者的病情将加重,而且将有更多的人患这些疾病。

  该中心主任杰弗里·德曼指出,全球变暖将使潮湿的地方更加潮湿,干燥的地方更加干燥,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之一是:在潮湿的地方,慢性过敏症将变成急性;在干燥的地方,花粉和空气中的其他刺激物对人们健康产生的影响将变得十分普遍。

遏制变暖七大狂想

  在哥本哈根峰会上,全球政治家尽其所能找到解决气候变暖问题的途径。很多人也提出了应对环境问题的一些奇思妙想。12月6日,美国趣味科学网站发表文章,列出了“解决全球变暖的7大狂想途径”。

  1. 生活在垃圾堆中

  英国利兹大学的一位工程师已经利用废物制造了一种建筑材料。这种材料不仅能利用废物,而且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比制造水泥更少。其他科学家还建议使用禽类养殖场的废料,比如羽毛,制造环保塑料。

  2. 掩埋二氧化碳

  既然大气中存在的多余二氧化碳是地球变暖的罪魁,一些科学家就建议回收这些二氧化碳,将其掩埋在废弃的油井或煤矿中。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先将二氧化碳从废气中分离,然后压缩并注入地下,但问题是这样做可能成本很高,一些环保团体还担心二氧化碳气体泄漏。

  3. 在厨房中养虫子

  虫子不仅可以作为宠物,而且还能吃掉三明治残渣、苹果核和剩饭等厨余,把它们变成可利用的肥料,用来培育家中的花花草草。

4. 向空气中播撒硫磺

  某种悬浮颗粒据信可以降低大气温度。这些颗粒可拦截太阳辐射并将其反射到外层空间。通常在火山爆发后地球温度会下降。因此一些科学家建议效仿大自然,向大气中播撒一些颗粒物来对抗地球变暖,但问题是这有可能增加酸雨量,而且要持续播撒才能有效。

  5. 在海洋中养海藻

  环境专家和未来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的想法是,利用管道促进世界上各大洋的混合,使海洋深处富含营养的海水涌到海面,为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海藻提供营养,促使其大量生长,并在这些海藻死亡后使其沉入海底。

  6. 加大飞机航程

  除了耗费燃料和排放二氧化碳,航迹中凝结水蒸气而形成的人工航迹云是飞机污染环境的又一大罪状。这类云层就像是“大气隔热层”,将热量罩在其下的陆地上。为了解决此问题,一些科学家建议,可以让飞机在较低的高度飞行,如此一来,此类航迹云不易形成。然而,飞行高度变低,飞机到达目的地的距离就会加大。

  7. 向海洋中注铁

  基本设想法如下:海洋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小浮游生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来制造食物。当它们死去时,它们会带着碳元素沉到海底。由于铁能刺激浮游生物生长,一些人建议让一部分海洋富含铁,从而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吸收我们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些私人公司已经尝试通过向海洋中倾倒铁来出售碳排放额度的商业投机行为,但许多科学家对大量繁殖的浮游生物在捕捉和储存碳元素方面的有效性提出质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