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慈心故 行舉手勞
(2008-09-25 02:41:06)
标签:
宗教蝎子慈心素斋观音南山格言感恩仁爱励志瑜伽杂谈 |
分类: 地藏经放生慈禅甘露堂 |
父親護生 有這麼一則公案:老和尚在河邊打坐,神態安詳,心無雜念。一隻蠍子來來回回的徘徊著想過河,幾番猶豫後掉進河裡,掙扎,再掙扎。老和尚不忍看下去,伸出手指,將蠍子提上河岸,但被蠍子狠恨的咬了一口,雖不致命,但痛癢難當。 蠍子還是很想去河的對岸,徘徊中,又掉進了河裡,掙扎,再掙扎。老和尚本能的又伸出手指,將蠍子拯救上岸,倉皇中,老和尚的另一根手指又被蠍子咬的面目全非。 不多時,蠍子又掉進了水裡,同樣的故事又在上演………… 在一旁田地裡務農的老農看不過去了,對老和尚說:「您明知蠍子會咬人,為甚麼還要一次又一次的救它?」老和尚微閉著眼睛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淡淡的說:「蠍子咬人是它的本性,而我救它是我的本性。」 公案沒有結束,老農遞給老和尚一根樹枝,蠍子再掉進水裡後,老和尚用樹枝將蠍子救起,結果不言而喻。 看到這則公案想起冬天回北京時的情景,外面下著雪,剛回到北京家中感到非常溫暖,飯後我主動要求洗碗,正準備將剩飯倒掉,父親連忙阻止說:「剩飯喂鳥」,「家裡養鳥了?」我疑惑地看著父親,沒看到鳥籠,也沒聽見鳥叫。端著剩飯,跟著父親走到陽臺,陽臺窗戶阻隔著外面冰冷的寒氣,父親打開窗,把剩飯倒在窗外防護欄與窗之間形成一個平臺上一尺見方的鐵盤上,關上窗說:「好多麻雀和其他鳥兒,經常來我們家吃飯,嘰嘰喳喳地還搶食呢。」不久我看到一群麻雀飛到窗臺上爭先恐後地吃著,「看!這些鳥多高興!吃的多歡!」父親說著笑著,興奮地像個小孩子。是呀,北方的冬天留鳥們很難覓食,一些剩飯、一個鐵盤、一群留鳥、一位慈悲的父親。 一天跟父親出門,到了樓下,父親跑到樓後面好像找甚麼,「您找甚麼?」我問道,「看看那隻野貓。」父親邊找邊說著「野貓也沒窩,要不要弄個盒子給它做窩?凍著怎麼辦?」好似父親在徵求我的意見,「您要怕它凍著,就把它拿回家養吧。」我想這樣讓父親養養貓也好,誰料父親說:「養貓太髒,還是給它弄個窩吧。」沒想到父親「原則性」這麼強。
猛然想起文前說的「和尚與蠍子」的公案,父親沒有宗教信仰,父親的護生很簡單,一飯一盒足矣,很平常,很小。善小而為,舉手之勞,祇是發自內心,不望其報。善法:父親的護生是有方法的。 母親,亦如千千萬萬的母親一樣平凡,我的母親一生茹素,其兄妹幾人中祇有母親吃素,問其究竟,也沒任何原因,母親亦沒有宗教信仰。 還是那個冬天,因為很少回家,就多做點家務以盡孝敬之意吧,打掃衛生時發現裝工具的盒子裡面有不少單獨一種的螺絲釘,祇剩下三五公分的膠帶,半截電線等等,都是零七八碎的物件,於是我整理出來,準備把這些無用的東西扔掉,扔前還是徵求下母親的同意,沒想到母親說:「這些都是我特意撿回來的」,「您甚麼時候開始撿破爛了,家裡又不缺這些東西」,母親慢慢地說:「我上班時看到這些被扔掉的膠帶、釘子甚麼的,孤零零的很可憐就撿回來了」。 跟母親出門逛街,看著母親的背影隨著年齡的老去,背更加駝了,沒走多遠,母親俯下身,伸出常年勞動顯得粗糙的手在離地面很近的距離晃著,我趕快跑過去,一看母親用手在拔埋在地裡的一節鐵絲,原本鐵絲一半埋在土裡,一半隨著風在搖曳,「媽,您弄它幹嘛呀」,「要是天黑,誰看不見,絆著怎麼辦?」母親邊說邊繼續拔鐵絲,可能鐵絲埋的太深,或許土凍的太硬,鐵絲沒拔出來,母親開始反復撅鐵絲,終於鐵絲被母親撅斷,把它彎了幾彎放進口袋,「看它多可憐呀,您把它帶回家!」我學者母親的口氣對母親說,母親笑了。 護生,護有情生命的可顯慈悲、護無情生命的亦顯慈悲,母親對於一些沒有任何生命,不知道任何喜怒哀樂的膠帶、釘子、鐵絲等物件同樣護生,正是:「真正的慈悲不分親疏、不分物種,乃至器具世界」。
我的父親、母親護生是以:「以慈心故,行舉手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