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华社《通信》:从政治高度看股市二

(2008-07-05 11:26:07)
标签:

杂谈

近年来,一系列旨在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改善市场质量和结构,以及提高市场效率的重要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其中,始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因为直指“一股独大”的顽疾,而被称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再造”。

“股权分置改革是一场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层次变革,使资本市场多年累积的核心障碍得以清除,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银河金融控股公司董事长朱利指出。

在股改实施以来的3年中,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了一大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量级”上市公司,迎来了众多优秀企业的“海归”。一大批蓝筹优质公司的登陆,大大改善了上市公司的结构,成为A股市场的中流砥柱。

股改改变了中国证券市场自成立以来一直实行的股权流通制度,使得中国证券市场具备了新的发展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股改意味着对证券市场功能的重新定位。

不断壮大的资本市场大大拓宽了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和融资功能得到大幅提升。2007年境内股市IPO筹资4595亿元,居全球市场第一位。

中国股市,在改革中经受洗礼,在发展中得到锤炼。

问题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

已经18岁的中国股市正奋力向成熟迈进,但是,18岁对于一个资本市场来说仍然年轻,很多成长中的烦恼依然困扰着它。

回顾中国股市近年来的表现,不乏“牛气冲天”的狂热,更承受过“一泻千里”的煎熬。

从2005年6月6日的998点,到本轮行情启动以来的最高点6124点,上证综指完成这5100多点的历史性跨越仅用时两年;而从这一历史高位跌落至目前的2700点以下,则只有8个月左右。其间,动辄数百点的上蹿下跳更是家常便饭。进入今年6月,从3日至17日的10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更是史无前例地接连报收于阴线。

“频繁的暴涨暴跌,远高于成熟市场的震荡幅度,都暴露出A股市场非理性和不成熟的一面。”上海http://img1.qq.com/weather/pics/5619/5619723.gif天相投资咨询公司资深策略分析师仇彦英说,年轻的中国股市在应对市场出现的问题时,还常有些措手不及。

在最近一段股市的持续下跌中,“大小非”解禁被认为是重要致因。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股市步入全流通时代。在此过程中,为了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激烈博弈对股市的影响显而易见。

“尽管有流通权并不代表全流通,但必须承认,只有不断地深化改革,我们的股市才能逐步成熟。‘大小非’解禁可能是中国证券市场所必须经历的阵痛过程。”有市场人士作出这样的判断。

在股指的暴涨暴跌之间,在承受来自“大小非”解禁压力的同时,证券市场的更多弊端和不成熟也暴露出来。

一个健康的市场不应过分依赖于短期政策的刺激。近年来,中国股市在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但尚未彻底抹去“政策市”的阴影。

虽然一系列市场化改革的实施使市场化资源配置功能得到很大改善,但资本约束机制并未真正形成,市场效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核心的发行体制仍然存在行政控制环节过多、审批程序复杂等问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认为。

产品创新相对不足也制约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而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迟迟未能推出,也显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步伐的迟滞。

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回报股东的机制尚待建立。

所有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投资者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并在股市的一次次非理性暴涨或非理性暴跌中集中爆发出来。

中国证监会主席 尚福林 近日表示,当前,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将深化资本市场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加强市场监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我们对股市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但同时应清醒看到,在以“新兴加转轨”为特征的市场运行过程中,伴随着资本市场成长的,还会有不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而这些矛盾和问题,不可能随着股市的一时涨跌而消失,需要在发展中逐步去解决,逐步去完善。

市场各要素亟待共同成熟

一个健康、成熟的市场,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面对本轮沪深股指从历史高点的迅速回落,市场人士还从更多角度给予分析和解读:

——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冲击。

——“热钱”恶意投机。

——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放缓。

——“犯规”行为时有发生。

……

种种分析,各有各的道理。但必须看到,中外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经验一再表明,如同太阳有升有落、潮水有进有退一样,证券市场也是有抑有扬,有跌有涨。没有只涨不跌、只跌不涨的股市,这是由证券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伴随股指调整的平均市盈率大幅回落,是股市‘泡沫’消亡的过程,更是市场整体估值向合理水平的回归。”程文卫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投资者不必因股指的瞬间上涨而欣喜若狂,更不能因股指的一时下跌而惊慌失措。

虽然在改革中不断向前发展,但中国的资本市场依然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既面临由小变大的机遇,又面临由大变强的考验。我们不能只对股市成长的希望盲目乐观,或者,只对市场上存在的问题一味指责。唯有客观、理性、真实地认识股市的现状,把握股市的发展规律,才能促使其逐步走向成熟。

市场走向成熟,不是哪一个要素的单方面成熟,而是包括监管者、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在内的各个要素的共同成熟。

相对于一个成熟的市场而言,目前中国股市的参与主体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盲从、投机和短期逐利性。一些上市公司急功近利拉升股价,有的甚至透支业绩;不少投资者不是根据对公司绩效的考量来决定自己的投资行为,而是更多地依赖行情的波动而随波逐流。在中国股市中,发行人、投资者和中介服务机构对政府和政策的依赖度还较高,市场的规范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由行政监管力量来维持。

证券市场的逐步成熟,将使它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

实际上,经过过去几个月的持续深幅调整,目前A股市场市盈率已经大幅回落。按照6月27日的收盘价计算,沪深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21.88倍和23.58倍,而作为两市跨市场的基准指数,沪深300的市盈率水平已经接近美国标普500指数。

“相对于成熟市场15倍左右的动态市盈率来说,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应该有一定的溢价。”有经济专家指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证券市场的估值水平正在向成熟市场逐步靠拢。而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证券市场,才能真正发挥融资和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扮演好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角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