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价值910亿美元的对话

(2008-06-25 00:01:48)
标签:

桥牌

daniel

芥末汁

扑克

巴菲特

杂谈

分类: 药师经财富健康(投资理财)
转载:价值910亿美元的对话 (2008-06-03 00:31:33)

作者: Daniel Roth   2006年02月01日

    那天是内布拉斯加州 12 所大学联盟首场比赛在橄榄球城林肯市开哨前的星期五,然而叫座的不只是该州的比赛。在 9 月末这个美好的下午,大约两千名学生提前一个小时就在学校里德中心的礼堂外面排队等候。化学工程专业二年级学生、19 岁的瘦高个安德鲁•休梅舍连票还没有,但他还是希望能搞到一张门票进会场。他怎么能错过看这次演讲的机会呢?他说,不管怎样,“这可是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啊!”

    盖茨和巴菲特是好友,恰好又是两位全球最富有的人,身价分别为 510 亿美元和 400 亿美元。他俩一起来这里做一次自由问答式座谈会。以前,他们也参加过这样的座谈─但只有一次。1998 年,他俩在盖茨的家乡西雅图与华盛顿大学的学生见面,当时两人正面临动荡时代的到来: 微软(Microsoft)即将在生死攸关的反垄断裁决中与政府对抗,而巴菲特将在几周后把再保险公司通用再保险(General Re)买到手,后来该公司卷入了美国国际集团(AIG)的麻烦之中,如今成了他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心头之患。《财富》作为唯一一家受邀杂志参加了他俩的第一次谈话。我们发现,他们的对话“还真不乏智慧”,所以将其登在了封面上.所以,当两位亿万富翁决定再次见面的时候,我们专程前往,先睹为快─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为我们留出了提问的时间。

    在与《财富》杂志记者丹尼尔•罗思(Daniel Roth)共进午餐时,巴菲特点了樱桃味可乐、白面包配火鸡片,盖茨要的是白面包配浇芥末汁的烤牛肉。两位要人都毫无拘束地谈到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当天夜里的桥牌活动安排、华尔街想把投资者领入歧途等话题。两人都在减肥: 盖茨 2005 年 10 月年满 50 岁,他定期跑步,已经减掉了 20 磅体重。75 岁的巴菲特每周上三次健身课,也减了 12 磅。不仅如此,他们也在重新制定自己的计划: 巴菲特正在重塑自我形象,他第一次说有可能在生前就开始捐赠自己的财富。以下是这次谈话的节选以及他们回答学生提问的精彩片段。

    《财富》: 先问几个简单的问题。首先,二位最近读了哪些好书?

    巴菲特: 凯瑟琳•格雷厄姆(Katharine Graham)的《个人历史》(Personal History)很感人。我认为每个人都该读一读。

    盖茨: 有一本叫《无底之井》(The Bottomless Well)的书,是写能源的,我很喜欢。还有一本关于计算机科学的,是雷•库兹威尔(Ray Kurzweil)写的,我看的是预印本,因此说不好什么时候正式出版,书名叫《独到见解近在咫尺》(Singularity Is Near),是讲人工智能的。汤姆•弗里德曼(Tom Friedman)的《世界是平坦的》(The World Is Flat)是本超级好书。还有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写的《贫穷的终结》(The End of Poverty),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今年出版的《赢家》(Winning); 另外,别忘了贾里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的《土崩瓦解》(Collapse),这是继他最好著作之一的《武器、细菌和钢铁》(Guns,Germs,and Steel)之后的又一部力作。

    《财富》: 你们最近一次挥霍是什么?

    巴菲特: 你指的是个人消费?

    《财富》: 是的。

    巴菲特: 飞机。这是花大钱改变我生活的唯一方式。我买了架 NetJets G4 型飞机。(注: 伯克希尔公司拥有 NetJets 公司。)我一年的开销有二、三十万美元吧,或许还多一点。

    盖茨: 挥霍嘛……我想要是今晚我打牌输了,输 500 美元就算是挥霍。

    巴菲特: 的确是挥霍。

    盖茨: 沃伦和我的赌注从来都没超过一美元。

    巴菲特: 奥马哈有个家伙打电话叫我玩一种什么扑克,听上去挺有意思。可是打 Texas Hold 'Em(扑克游戏的一种流行玩法─译注)得动真格的,这种玩法的本质就是赢钱。我觉得桥牌更高雅,扑克的确很有意思。

    盖茨: 要是现在有第四个打牌好手,我们就可以玩桥牌了。

    《财富》: 要是你说: “啊,是的,我会来玩牌的。我要带著我的搭档比尔•盖茨一块儿来。”你的朋友们会怎么想?

    巴菲特: 我们没告诉他们。只有召集打牌的家伙知道,别人都不知道。

    《财富》: 还是来个快速问答吧: 说说股市的前景。今后六、七年,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年回报率会高于还是低于 10%。

    巴菲特: 多半会低于 10%。GDP 的年增长率只有 5%、个人的年收益率却达 10% 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

    盖茨: 我估计多半会低于 10%。有人认为会继续保持超高水平,但实际上有很多不利因素。

    《财富》: 沃伦,上次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你说人们对股市高回报的“猜测很不实际”。那么,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本目前是不是也这样呢?

    巴菲特: 上世纪 90 年代末,人们是从后视镜里看问题,他们认为是上帝赐予美国人每年 15% 的回报。他们也这样看待养老基金,在某种程度上也用这种方式猜测捐赠基金的动向。现在,六、七年过去了,人们还在往后看,但发现传统的投资项目远远没有带来那么高的回报。所以他们就想: “那么,我怎样才能挣到那么多钱呢?我要选其他的投资方式。”我可以有把握地告诉你,华尔街的人会来钻这个空子,他们会说: “向后看是对的,你看到常规投资不挣钱了吧?跟我们来,我们手里有圣杯(耶稣在最后晚餐用的杯子,比喻众人追求的目标─译注)。”可是,圣杯有这样一个特点: 你的付出也要大得多。

    盖茨: 过去风险资本的投资小、回报高; 随后就变得投入大,回报却少得可怜。追求绝对高回报的人一旦看到像哈佛大学这样的地方在各种资产投资上都干得很出色,自然就会这样想: “肯定有提供 10% 回报率的地方,只不过我还没有找到罢了。”于是便形成了对回报的期望超过实际的想法。目前,人们仍然是这种心态。

    巴菲特: 华尔街恰恰就鼓励这个。

    盖茨: 这是华尔街的工作嘛。(两人都笑了)

    填补贸易逆差

    微软公司能够帮助解决问题吗?

    《财富》: 沃伦今年夏天在艾伦公司(Allen & Co)就他所担心的美国贸易逆差快速增长发表了演讲。比尔,我想知道你是否也和沃伦一样担心这个问题?

    盖茨: 沃伦使我很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我看了两遍他的演讲。每看一次,都使我更加关注。从根本上讲,我相信贸易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但让我非常担心的是,逆差带来的反应是利用贸易限制来减少进口,这样做会导致其他国家效仿。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有些做法会减少自由贸易制度已经给人们带来的实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