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产品日新月异,也许当你购买一款产品后刚欣喜不久,他的新一代产品就已经在全球的发布会进行了展示,而在不断的更换新品的过程中,大家的荷包也在不断的缩水。那么手机的生命周期到底有多久?让我们来看看。我们首先以iphone4这款最经典的产品为例:
iphone4 2010年6月8日全球发布,
2010年9月25日中国上市,
iphone4S 2011年10月5日全球发布,
2012年1月13日中国上市,
iphone5
2012年9月13日全球发布,
2012年12月14日中国上市
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特征,一个是苹果差不多一年发布一款新品,第二是苹果的中国上市时间比全球发布时间差不多晚半年左右。
而对于体验来说,苹果iphone虽然代表着手机体验的巅峰,但是这只是针对当期的新品来说,当发布iphone5和IOS6后,如果你去询问当初第一批购买iphone4用户现在的体验的体验,闪退,操作延时等问题,两年后电池的耗损,HOME键已经不再灵敏,SIRI的缺失等等。可以说尽管iphone4仍然能够升级到IOS6,但是iphone4的体验已经急剧下降,iphone4的用户要不准备更换iphone5,或者投入三星GALAXY
III的怀抱。因此我们可以将2012年9月13日以后定义为iphone4产品的暮年,这也是首批中国iphone4行货用户使用iphone4两年之后,因此手机发布的第三年是手机的暮年。也就是他的使用体验急剧下降,已经到了更换的时候。
然后我们用倒叙的形式来看看2011年,当iphone4S发布的时候,iphone4S只是iphone4的一个中期升级,尽管外形,屏幕基本没有改变。但是A5双核处理器的使用,800W拍照的提升,SIRI的加入,信号门的改善都在体验上相比iphone4有所提升。即时使用打开网页这一简单操作也能感受到iphone4S比iphone4要快一点。不过此时iphone4的体验谈不上极致,但是也完全可以接受,他不是苹果最好的体验,但是他的使用仍然流畅。因此我们将其定义为手机的中年。此时不是他已经不是最强者,但是使用起来体验也能接受,如果不是追新,最求极致体验,或者经济上很富裕的话,他仍然不需要更新换代。因此我们将手机发布的第二年定义为手机的中年。
最后我们回到iphone4发布的时候,视网膜显示屏,超清晰拍照,丝般顺滑的操作体验,精致质感的外形,可以说iphone4当时代表着最极致的智能手机体验,当行货发布的时候,出现一机难求的场景,甚至5000元的产品最终价格炒到6000元以上,此时是使用iphone4的黄金时代,此时我们定义为手机的青年时期,因此手机发布后的第一年我们成为手机的青年。
iphone4
2010年青年,2011年中年,2012年暮年
也许大家说iphone只是个不能代表其他产品,那么我们也可以作为个类比,比如HTC desire
HD(G10)
G10 2010年9月全球发布
2010年11月国内上市
G14 2011年4月全球发布
2011年9月国内上市
ONE X 2012年2月全球发布
2012年4月国内上市
G10大坏蛋是一款比较经典的HTC机型,而HTC虽然没有像苹果一样一年只一款产品,不过他的旗舰也是一年一更换,G10从2010年发布上市,经历了一年后双核旗舰G14登场到今年的ONE
X。同样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10年当时4.3存大屏幕,1G单核处理器和800W像素拍照都代表了当时旗舰级的android水准,体验优秀。而2011年的G14双核发布后,android系统从android2.3.3升级到了2.3.5,不过G10仍然可以进行升级,体验也仍然很不错,但是相比当年android的双核手机盛行,G10已经不能代表android的最高水准,手机不如中年。而到了2012年,随着ONE
X的上市,HTC旗舰手机步入四核时代,而android系统进入android4.0系统,G10已经无法从官方途径升级到4.0,而民间的ROM也存在各种bug。而尽管G10仍然能够流畅运行,不过他的系统已经被淘汰,在充斥着四核处理器的时代,他的体验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2012年G10已经步入了暮年,越来越多的用户手中的G10被替换。
G10 2010年青年,2011年中年,2012年暮年
同样苹果ipad1产品在经历了ipad2和ipad4的变化后,也进入了暮年(2010年发布,2011年发布ipad2,2012年发布ipad4)现在的ipad1流畅度降低,无法升级到IOS6,没有SIRI,经常出现内存不足,程序经常闪退...已经到了该更新的时候了。
ipad1 2010年青年,2011年中年,2012年暮年
讨论了产品的生命周期我们再讨论一下价格,还是以iphone4为例,他的青年价格(即上市价格)为4999元,中年价格(8G版)为3688元,而即将步入暮年(8G版)的时候他的价格下降到了3088元。
分析这三个价格,首先在进入暮年的时候以3088元买入我认为是很不划算的,尽管他的绝对价格低,但是他暮年的iphone4体验差,已经进入淘汰的队列,而且缩水到8G版,确实不值得购买。
而对于青年和中年的价格4999元的价格和缩水到8G版的iphone4的3688元的价格差距1300元,不过如果你再上市后第二年购买,首先你没有体验到产品的黄金期,也就是上市第一年青年时期的极致体验。而且你花钱购买使用一年后他就将被淘汰,这样3688元只给你带来了一年的顺心体验也未必那么值得。
这就是数码产品买新不买旧的道理,一款产品黄金期只有一年,优秀体验期加上一年,其实体验的寿命只有两年,第三年你只能将就用同时寻觅替代品。
不过除了苹果的产品外,其他产品的价格并不是一年一变,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价,比如和iphone体验相近的GALAXY
III的上市价格在4999元以上,不过经历了半年时间他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了3000元。
GALAXY
2010年上市
GALAXY II 2011年上市
GALAXY III 全球发布时间 2012年5月
中国上市
2012年6月
4999元
2012年12月
3499元
中年时代
2013年5月
2900元(预计)
暮年时代
2014
淘汰
上面的价格我们看到就想现在上市半年的GALAXY
III的处于青年中期,3500元的价格应该说毕上市的时候已经下降了不少,而尽管他在暮年的2014年也许价格很低,但是他很可能被淘汰,2014年的GALAXY
III就想我们现在看i9000,不会还有谁会还想买一款淘汰的产品。而明年5月的GALAXY III就想现在的GALAXY
II,尽管价格也许还能降500-600,但是其只有半年到一年的优秀体验期,所以相对价格并不便宜。因此我们在现在购买也就是处于青年中期购买(上市半年)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数码产品买新不买旧,手机的黄金期只有短短的两年,经历了青年,中年后进入暮年的手机已经不值得购买。因此大家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搜寻刚上市或者上市半年的青年手机才能得到价格和体验上更好的平衡。尽管苹果产品十分的优秀,但是花不菲的价格购买暮年产品也是不值得的。
经济预算:5000元
购买iphone5或者三星NOTE
2
预算:4000元
购买三星NOTE2或者GALAXY III
预算:3000元
购买三星GALAXY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