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w690/001wuQKYty6FiMRqg1D25&690
12月初,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时带动了北京城新一轮孩子们学珠心算热。亮妈早在一年前就为是否给亮宝报珠心算班纠结了很久。那会儿,亮宝才四岁,对于数字基本无概念。
我们曾让他学了几堂珠心算课,结果,他在课堂是要不就是钻到课桌底下玩,或者做一道题,就和老师聊会儿天,聊的不亦乐乎,一堂课下来,一排题都做不下来。孩子这个阶段的定力和理解力还不适合系统学珠心算。于是,我们就放弃了让他学下去。
眼见亮宝明年要幼升小了。现实是,亮宝目前只能用手指头算出10以内的加减。亮宝接触了“数学思维”,他很喜欢。可是,这类课程并不能强化孩子的运算、计量能力。亮妈看着有些着急,再次想起了珠心算。
亮妈开始认真研究珠心算这门课程。亮妈以为,真正的去理解珠心算,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只凭看新闻报道,所谓专家点评,或者家长们说,或者出于对培训学校赢利动机的鄙夷,就武断说,珠心算不利于孩子智力健康发育。
亮妈通过和亮宝一起体验珠心算的学习方法,得出一个结论:其实珠心算就是智力的体操。
1.珠心算堪比体育锻炼。就象小朋友每天要坚持的课间操、户外活动,每天舒展一下,活活脉络,抻抻经,让身体更强壮。同样道理,适度的珠心算练习,会让孩子的智力更灵活、更强健。长期坚持某项体育运动的人都会有个体会:这项体育运动坚持21天,即三个星期,就会成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刚开始运动的时候,觉得累,浑身不得劲,但是反复坚持下来以后,就产生了运动依赖。同样道理,每天的学习、工作、生活,重复、乏味,如果通过某种智力技能的训练,让大脑更活跃、更灵活,本身就是个好事。我的一个朋友,学保险精算,她的一个习惯就是,隔三岔五要解答高难度数学题。按她的话说,练练脑子,活跃一下智商。
2.用算盘的形象性来解读数学的抽象性。小朋友们在刚开始学加减时,要借助于一些形象的工具。比如,掐手指,用食品、水果、教具等。珠心算也是如此,通过在小孩的大脑中建立一个虚拟的算盘,仅凭想象算盘上,个、十、百、千等位数上的珠子数,就能瞬间报出十几个或都二十几个数字运算的结果,并不需要一步一步地运算。
3.各种计算的基本技巧,都包括了数的分解。小朋友们用手指学习10以内加减是没问题的,但超过10,小指头就不够用了。这时,就要借助一个“数的分解”的技巧,“凑10法”。比如8+13,先把13分解成2+11,2和8凑成10,10+11=21.以此类推。珠心算的基本技巧,就是10以内数字的凑10法,比如-6=-10+4,+6=+10-4,还有5以内数字的“凑5法”,比如,+2=+5-3,-2=-5+3.虽然学习的方法不同,但是原理都是一样的,殊途同归。
4.珠心算可以当作每日的“小甜点”。之所以这么说,意思就是,每天不能花大量的时间做这个事情,那将是舍本逐末。有时,家长急功近利,想得瑟一下孩子的运算能力,就花大量时间强化珠心算练习。亮妈认为,这是完全没必要的,吃多了撑个大胖子,未必是健康的。我们提倡的是,细水长流,润物细无声。
亮妈说了一大通,其实意思就是,亮宝已经又开始学珠心算了,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按照目前的学法,也只是个“中常人儿”。但亮妈并不着急,慢慢来吧,就如同人体的肌肉,也不是一年半载能练习出来的,需要的是持之以恒。
http://s5/mw690/001wuQKYty6FiMVS07294&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