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怀青涩往事 感悟幸福生活——读《喀秋莎之恋》【云中鹰】

标签:
文化文学评论情感云中鹰 |
分类: 散文杂文 |
释怀青涩往事
感悟幸福生活
——读杨唯安先生小说《喀秋莎之恋》
云中鹰
艺术的极点是作者的文本,审美的极点则是通过读者阅读而实现的。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作品产生于读者于文本的相遇和交流过程中,艺术的美,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产物。
杨唯安先生的小说《喀秋莎之恋》,采用散文与小说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尽量淡化故事情节,以主人公马明、诺依娜和柳叶三个人的情感为线索,从容平实地描述了那个特定的年月特定的环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真实故事。作家在这个爱情故事里,着力阐述一种美好的精神品质,对时下人们物欲横流的情感纠结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青葱岁月里,因为某个人,悸动的青春绽放美丽的幸福,不知疲倦,无法停歇。《喀秋莎之恋》写的这个三角恋情:柳叶暗恋马明,马明毫无感觉,后来在知青点,爱上了小卖部的女孩诺依娜,诺依娜也深深爱上了这个用口琴演奏《鸽子》,《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男孩。
马明与诺依娜的爱情,是从马明的口琴声里读出来的。“马明的琴声如远古的花朵,飘过时间的天空,如一丝美妙的旋律,在黑夜和寂寞中穿行,如一串闪烁的萤火划亮少女的心。那位少女叫诺依娜,当年十八年,身材苗条,婀娜多姿。她是小卖部的主人。每天夜里,马明的口琴声响起,诺依娜的心便随着起伏悠扬的旋律流淌,她读懂了马明心中的忧伤和寂寞。她的心情也跟着马明的琴韵而变化。”
在马明和诺依娜约会的日子里,两个人陶醉在对美好爱情的体验里,而那个叫柳叶的女孩,一直深深爱着马明的女孩,她有种受伤的感觉。
当得知马明把第一个回城指标给了自己的时候,柳叶哭了。或许马明并没有想过要爱她,只是出于自己对她的那份情感的愧疚;或许马明只是想留下来,继续自己难舍的爱情故事。不管怎样,在柳叶心里,马明真的是个好男人。而好男人的爱情也不一定会结果,当马明离开的时候,他没有和诺依娜告别。面对生活的现实,马明能够怎样呢?带诺依娜一起回城,似乎不太可能,所以好男人有时候也会选择逃离。
青春年少时,那种对爱情的美好感觉,或许算不上爱情。如果马明对诺依娜是那种至死不渝的真爱,何必在乎是否回城?又何必在乎是不是在乡下做一个农民?这就是人性弱点,在某种关乎自我利益的时候,可以放弃一切,哪怕是垂手可得的幸福。
“四年后,马明和柳叶结婚了。婚后带了两个孩子。他俩相处融恰,相敬如宾。可马明四十八岁那年被检查出得了肺癌,已至晚期。这仿若一个晴天霹雳,让柳叶心碎。柳叶心里明白,这二十多年来,马明就没忘记过诺依娜。马明的抽屉里还藏有一张有点发黄的照片。照片上的诺依娜如一朵山间的小百合绽开着。刚开始柳叶对诺依娜有十分醋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初恋那清纯、甜酸的感觉真的美。就像当初自已爱马明的感觉。她从丈夫马明的眼神里看到了那种清纯的思念、且这种思念在人生命即将结局时更为强烈。柳叶想,她不能让丈夫着遗憾离开这个人世。”
都说爱情是自私的。柳叶真的不容易,真的!因为她知道自己的丈夫马明心里装着一个女人,而且那个人是自己亲眼见过的,并且亲眼见证了他们爱情的全过程的。
宽容是一种美德,爱一个人就应包容他的一切。生活使柳叶成为一个更加知性的女人,在丈夫马明生命的最后,她坦然让“我”找寻诺依娜。而今的诺依娜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竟然心底也留存一份对初恋的美好记忆。当诺依娜带来那把自己珍藏了二十多年的口琴时,“我发現马明双眼潮湿了”。
“十天后,马明离开了我们。”也许马明从来没有爱过柳叶,但他这一生却是幸福的,我想他应该是满怀感恩含着微笑离开的吧!
“柳叶拿着马明的那把口琴独自默立,而我仿佛听见夜色里,《喀秋莎》忧伤的旋律正悄然地响起……”一幅好美的风景画!
柳叶,一个女人,两个孩子的母亲,拿着死去的丈夫的初恋情人保存了二十多年的口琴,自己的丈夫曾经每天含在口里吹奏的口琴,回想往事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伤痛。也许她的心曾经很痛很痛,但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岁月洗礼后,一切都不再是从前。
幸福是一种心情,是一种来自心灵的感受。就像那象征爱情的巧克力糖果,它的滋味需细细咀嚼,慢慢体味,甜在心里,润在唇间,是一种知足、淡泊、随遇而安、乐己所乐、心怀感恩的心情。
生活中,我们往往对陌生人更宽容,而对最亲的人却更加苛刻。那些男男女女们,却往往无法原谅那曾经的青涩往事而耿耿于怀,从此幸福生活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也知道猜忌往往会使旧情复燃,即使不会复燃,也会使那原本完好的家庭走上四分五裂的伤痛之路。
释怀是一种美德,要知道亲情的寿命比爱情的寿命会更长久。找不到爱自己的人,就找个自己爱的人,用自己的爱感化包容对方,这也许就是柳叶对爱情的理解吧。
杨唯安先生的小说《喀秋莎之恋》,来路及落点都是一个单纯却悠远的情字。人类的情感是多种形态的,马明和诺依娜,青涩的往事如同记忆隧道里的风,纵横交错琴弦般的怀恋;马明和柳叶,平淡真实的生活,面对柳叶坦荡荒原般无畏无惧的真情,留下时光漏去般长久而永恒的相濡以沫。
凡俗烟火洗礼了爱情,诺依娜与马明的爱情在柳叶的努力下升华成了友情,这是怎样深刻的了解和欣赏?!纯粹的情谊无需回馈或计较,马明的生命最终休止成了永恒的爱的故事。这也许就是作家杨唯安先生《喀秋莎之恋》的最高境界吧!
释怀青春往事,感悟幸福生活。《喀秋莎之恋》是一篇优秀的小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它是一朵不败的爱情之花,永远盛开在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