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法可确保国内耕地18亿亩
(2009-02-25 08:54:48)
标签:
房地产基本农田土地整理耕地红线孔祥智建设用地财经 |
分类: 采访 |
来源:世华财讯 2009年2月6日
14:19
[世华财讯]18亿亩耕地红线日益逼近,发展与“吃饭”问题似难兼顾。孔祥智表示,可以通过土地整理、设立永久性基本农田、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达到兼顾发展与吃饭的目标。
近日,国内学界再次对18亿亩耕地红线展开讨论。且不论这条红线设定的合理与否,到目前为止,国内耕地数量已经接近中央确定的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18.05亿的目标,与此同时,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还需大大提升,此过程也需要大量土地作为基础。发展与吃饭似乎难以兼顾。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与农业发展学院副院长孔祥智向世华财讯表示,吃饭显然最重要,但发展也是必须,可0.21亿亩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耕地红线有被突破的风险。近年国家虽然采取很多措施控制耕地减少速度,但是红线仍在日益逼近。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方法有三。孔祥智指出,可以通过土地整理、设立永久性基本农田、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达到兼顾发展与吃饭的目标。其一,农村土地、宅基地整理后,或复垦以补充耕地,或非农化以满足发展需要,正如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所言,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就是开源,可以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贡献力量,走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于2008年10月公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已明确提出土地整理的目标: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低于1710万亩和5500万亩。
其二,基本农田的永久化可以将18亿亩耕地固化,耕地永久化后甚至连置换都不可以。此前,《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自1999年1月1日开始实施;十七届三中全会始提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新近公布的2009年一号文件中则明确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基本农田必须落实到地块、标注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证书上,并设立统一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志,严禁地方擅自调整规划改变基本农田区位。
其三,充分利用闲置的城市建设用地,当农地的用途及非农化都做了严格的限定和管理,自然会逼迫地方政府充分挖掘本地在过去发展中不断外扩后闲置的老城区土地。实际上,在中国的大小城镇,因为近年加速发展,新单位搬迁后闲置的土地数量非常客观。
《国土资源公报》显示,
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净减少61.01万亩,减幅0.03%,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减少速度明显趋缓。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
(刘林 撰稿)
世华财讯资讯中心:editor@shihua.com.cn 电话:010-58022299转235
(刘林 撰稿)
世华财讯资讯中心:editor@shihua.com.cn 电话:010-58022299转235
前一篇:国内可能对肉蛋奶建立储存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