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码摄影》以“光弄影”为题发表本博作品(原创图)

(2009-06-28 18:02:32)
标签:

大鹏飞影

光弄影

影子系列

数码摄影

视觉愉悦

分类: 影子系列

 数码摄影》以“光弄影”为题发表本博作品并专访(2)

 

  《数码摄影》以“光弄影”为题发表本博作品(原创图)

 

   今年3月,北京一家专业摄影刊物《数码摄影》以“光弄影”为题,用6个页码刊发大鹏飞影(戚万鹏)9幅作品和专访文章。

    是刊发的其中5幅作品和专访——

 

           《数码摄影》以“光弄影”为题发表本博作品(原创图)

 

   《数码摄影》:这组作品拍了多长时间?还在继续吗?

     戚万鹏:我是1988年开始接触报道摄影,2001年开始有意识地拍摄光影系列作品了。实际上这个系列里比较好的作品,大都是前期拍的,现在也一直在拍,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观察。因为没有新的想法,中间有一段时间停了下来,想找到新的突破口。

 

   《数码摄影》:上面这张照片为什么在图像中根本看不出你手中拿的相机?你是怎样进行拍摄的?

    戚万鹏:照片拍的是别人,我的影子没有在里面。我一旦发现出好作品的“潜力”场景时,就会立即“走进去”。这里面会有提前的想法,但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可遇不可求。但技术控制非常重要,如果技术不到位,现场就无法抓到。

 

   《数码摄影》以“光弄影”为题发表本博作品(原创图)

 

   《数码摄影》:看来在现场一次拍成的作品,也并非 “佳作天成”,而是努力发现加“苦心经营”的结果。

    戚万鹏:你说的非常对,前期的构思,包括你的文学、艺术修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了,好照片与独特的视觉发现有关。同样一个出好照片的“潜力”场景,有人看到了并拍下来;有人没有看到,或看到了没有拍下来,更多成功机遇留给了那些对生活充满爱和热情的人。

 

   《数码摄影》:上面有小女孩的那张,光影有些让我感到诧异,投出了两个影子的人是在幕布后吗?这种光影是怎样形成的?

    戚万鹏:作品是现场纪实抓拍的,投在幕布上的两个影子与小女孩都在同一侧。因为特殊的光影,产生画面里这种现实而又神秘的场景。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这样的光影条件下拍的。

 

   《数码摄影》以“光弄影”为题发表本博作品(原创图)

  

   《数码摄影》:虽是在现实场景中抓拍到的摄影作品,你却呈现了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的画作里的场境,这可能是与你的职业有关吧?

    戚万鹏我的作品,没有表面的严谨,没有过多的视觉语言限制,但也有其内在的联系。我喜欢的摄影大师布列松,他就是靠决定性的瞬间来给画面赢得光彩;而喜欢的大师克劳迪∙斯鲁本,他对构成的把握也很到位。我喜欢看构成方面的书,我对构成非常感兴趣,对摄影作品来说,里面的平衡很重要。我现在拍照片时,注重的是“框感”和“整体”,经常看不到细节,只要看到了内在的秩序、平衡,我就会按下快门。

 

   《数码摄影》:摄影是缺憾的艺术,或许正是这种缺憾的美,才成就了你超现实摄影作品梦想中的现实主义个性,这让你的摄影作品别具特色。你认为怎样才能培养出这种创作能力?

    戚万鹏:独特的眼光和视觉发现靠摄影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我的体会:一是多阅读和领悟国内外摄影大师的佳作,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二是多拍摄和思考,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能力,以及对相机和画面的“控制力”。视觉的“框感”和观看的整体性,让我把握视觉语言的控制力,化繁杂为简约,化无序为条理,化散弱为有力。摄影大师布拉塞说:“伟大的摄影家有两大素质:对世界、人类、生活的旺盛兴趣,对形式的敏锐感觉(林路《都市灵魂》)。”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的摄影师,他的作品定会给欣赏者带来更多的视觉愉悦和惊喜。

 

   《数码摄影》以“光弄影”为题发表本博作品(原创图)

 

   《数码摄影》:关于光影系列,你对自己还有哪些期待?

     戚万鹏:我迷恋光影,边走边拍,并不刻意追求主题的明确性,影随心生。常常不是我捕捉了“影子”,而是“影子”捕捉了我。当发现了有“潜力”的拍摄场景,我会耐心等待“光影”故事的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