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计划很美。离开拉萨时,乘坐火车返回,这样就可以沿途欣赏青藏高原的风景了。
但是居然买不到火车票,飞机票也是连着几天都没票,好紧俏的路线。于是领头羊决定租车前往格尔木!到格尔木的车就多了。
哇塞!居然要走青藏线出藏!这可是之前万万没想到过的!这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太好了!沱沱河、可可西里、唐古拉山、昆仑山!原来想都不敢想的地方!也许一辈子也来不了的地方,就突然这么轻而易举被决定要走了!好期待!
109国道起点在北京,终点在拉萨。从紫禁城到布达拉宫,从平原到高原,途径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地貌,海拔落差5000米,有着想象不到的壮美。有一首经典老歌【毛主席派人来】中唱到:一条金色的飘带把北京和拉萨连起来”,说的就是109国道。它的核心路段是青藏段---西宁到拉萨。这个路段兴建于1942年,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抗战的需要,令修建青藏公路”。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组织了6000人的筑路队伍,突破生命的禁区,克服人类公路建造史上无与伦比的地理海拔与生态险阻,终于在1954年将第一辆汽车开进了拉萨!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此行到格尔木,要翻过四座大山: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垭口5231)、风火山(4800)、昆仑山(4700);三条大河:通天河、沱沱河、楚玛尔河,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我们走过了318,又走109,既领略了川藏线的独特魅力,又将挑战青藏线高海拔的严酷环境,这是一次为自己的旅途增添乐趣的好机会!
青藏高原!我来啦!
照片多数是车拍,角度与清晰度就马马虎虎啦!
四月十四号,从拉萨出发,沿着念青唐古拉山脉,沿着青藏公路,109国道,向北!
青藏高原平均4000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冻土分布广阔
青藏高原地势西高东低,相对于高原边缘区的起伏不平,高原内部反而存在着一个起伏度较低的区域
109国道也许就是这样选在这些起伏度较低的区域?
当年恶劣的环境使得筑路战士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这就是被称之为天路的青藏铁路
公路一直与铁路相伴
这张图是盗用网友于5月9号昆仑山下雪大堵车的航拍,意在说明铁路和公路的并行
当然,特殊地段也得分开一会儿
十分壮美
下午到达安多县城,海拔4800米,之前的高海拔是路过,可今晚却要在这里住宿,夜里将会有什么反应?出去吃饭时走路脚步轻飘飘的,难道是高反?一种恐惧感突然袭来,血压不由自主地升高。当然,最后是啥事也没有,自己吓自己
十五号一早翻过唐古拉山
,它是西藏与青海的分界岭
唐古拉山口5231!海拔!天路!向筑路工人致敬!
沱沱河,长江的源头
这就是沱沱河,发源于各拉丹东雪峰,涓涓细流形成大江大河
向前向前向前
十五号下午4点,终于走到了西藏的北大门,离开西藏,进入青海境内
上面写着:欢迎您再来西藏
道路两边竖起的可不是一般的栏杆,是铁杆,上面有螺纹,风吹过来会发出响声,以此来驱赶动物
青藏公路是5条进藏线路当中最繁忙的
荒原中一辆接着一辆
逶迤前行
没有尽头

虽然是柏油路,但长期的磨损凹拱不平,车们行驶似乎歪歪倒倒,让人惊心

风火山4800米
老远就望见前方是堵车状态
走近了看看,果然堵!看那个S型望不到头!据说前方五道梁昨晚下雪,堵了一个晚上了
好在大车们停靠得很规矩,我们的小车违章一直左道逆行,若是前方来车,便躲进大车之间的间距里
也曾想下到路基,超越过去

残酷的现实是前方有河,过不去

哈哈,超越?猪也是这么想的,还是返回吧
还好,不算冷,等了好几个小时也没有发生高反,这个时段已是晚八点多了

半夜12点到达不冻泉,海拔4767米,人困车乏,入住扎西旅馆,铁皮房,简陋,第一次看到用牛粪点火烧炉子给我们取暖,可惜当时看呆了,忘了拍照

翌日早上在车上才看到不冻泉几个字,泉水没去看,很后悔,据传说那是玉皇大帝女儿的眼泪,泉水冒涌起来像朵莲花
出发后不久,来到了昆仑山口,很清楚地记得当年有部电影叫:昆仑山下一棵草,说的就是不冻泉兵站的故事
1994年,环保卫士索南达杰为了保护藏羚羊在无人区被盗猎者开枪打死
2011年,17年前参与枪杀索南达杰的案犯相继投案,可可西里保护区的第一个保护站,以他的名字命名
我们一路上看到有藏原羚(不是藏羚羊)
野生牦牛
藏野驴
横空出世的昆仑山
昆仑山的平均海拔是5500~6000,它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有着: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
离开了昆仑山,向格尔木靠近,地势地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类似黄土高原的台地
这里应该是柴达木盆地的边缘吧?
这条河应该是昆仑河吧?
终于到达格尔木,一行人分乘飞机、火车,各回各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