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之行的博文写了几篇,愣是说文章里有敏感词,因此发不出来,只得把早先存在草稿箱里忘记发的发一篇,这是两年前去重庆回来后写的,看看是否能发出去。
郭家沱,沱,在重庆人说来就是一个回水湾,往往很深。传说是早年有郭姓在此安扎,因此慢慢人丁兴旺,便叫了郭家沱。
郭家沱在长江的铜锣峡尾,背靠着坚硬的铁山坪,也许是开门见江吧,民间都把这里称作望江。
谁也想不到这里竟有条隐密而平坦的大山沟,又临着长江,水运十分方便,抗战时节被国民政府看中,1937年为躲避日军飞机的轰炸,将1933年建在广东清远的兵工署五十兵工厂迁到这里。人们在铜锣峡的峭壁上开凿山洞,将机器设备安装在洞中,在沟口建个小发电厂,就开始为部队生产武器,以生产迫击炮、防战炮、野炮为主,为前线提供过很多炮兵武器,为抗日、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当时工厂大量招收工人,估计LG的父亲就是那时被抓来的,厂方为了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按照职员的类别建造了大量的住房,现在遗留的老房子,已被列为重庆江北区文物保护点。
五十厂后来更名为望江机械厂,在重庆很有些名气,五六七十年代,它与长安、嘉陵、重钢等工厂都是当地的骨干企业。即使在交通不发达的时候,从朝天门都有直达望江的班船。LG至今还能回想起当年中小军舰能直接停靠郭家沱码头装运武器的情景。
听厂里的老人讲,文革中的重庆,打群架 搞武斗武器之精,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水平之高,损失之惨重,堪称全国之最。望江厂也不例外,自恃有重武器,竟然在铜锣峡口架起高射炮,打沉解放军的快艇,最后在军队的全面军管下,解散武斗队,强行收缴武器才得以平息,那些猖狂分子都被判以了不等的刑期。
之前我是来过几次的,但每次都是匆匆忙忙,从不知道郭家沱到底有多大。
这天,我们蹭上厂车,进入了厂区,才知道这条山沟纵深十多里,分布着各种编号的车间。保密的车间可能不在这里了,厂区已经很荒凉了,大部分厂房都出租给了小企业。但仍能看到当年兵工厂的遗迹。

运货船

滚装船

运油船
宿舍区都建在山坡上
人们都说重庆的地形像神一样
老房子现在是文物了
到厂区里看看吧,平坦宽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