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高窟与王道士

(2017-03-17 23:24:06)
标签:

敦煌

莫高窟

飞天

王道士

罪人

分类: 东南西北游
 去年走了不少地方,居然都没空写。今天炒旧饭,把去年莫高窟一日游说一说。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在甘肃省的西北末端了。
 
 
百度资料: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莫高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
本来对莫高窟兴趣不是很大,因为早在网上看到过说洞内不让拍照靠手电来欣赏,而且只能看到的洞窟只有那么十个八个,黑麻麻的。但是既然来到了嘉峪关了,那么再往里走走吧。 是从嘉峪关租了车往敦煌赶路,早已在网上把参观券定好了。
       不过,倒是出乎我的意料,进去后先到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观看两部电影,部是介绍莫高窟发展历史的《千年莫高》;另一部是全方位展示莫高窟7个最具艺术价值的石窟艺术的超高清球幕电影《梦幻佛宫》,这是三D影像,戴上三D眼镜,以360度的视角身临其境般地欣赏了洞窟里各个朝代的建筑、塑像以及壁画,非常美妙。顿时让我觉得来这一趟还是很值得的,尽管还要另外掏电影票钱。
     然后分团队,导游发耳机,跟着他走,一群人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只能听到他的声音,与别的队伍一点也不干扰,这点很赞,也许我很久没有跟团游了,人家早就改进了。想起某年在故宫,各导游举着大喇叭的解说此起彼伏,吵得头晕压根听不清,从此以后我基本都是自由行。
    
      在来敦煌的路上,听群里一位语文老师介绍说,看莫高窟就要先看看余秋雨写的《道士塔》,里面说到王道士是莫高窟的罪人。我一惊,看过几篇的莫高窟的游记,似乎没注意看到有提到王道士的,于是就在车里打开手机网页找到这篇文章读了起来。文章里说,王道士原名王圆箓,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周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1900年5月26日清晨,王道士依然早起,辛辛苦苦地清除着一个洞窟中的积沙。没想到墙壁一震,裂开一条缝,里边似乎还有一个隐藏的洞穴。王道士有点奇怪,急忙把洞穴打开,呵,满满一洞的古物!后来,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王道士死后人们也给他做了一座塔。
 
 因此我在参观中就很注意王道士。但导游在解说里没说什么,只是带我们参观了藏经洞。里面有内壁绘菩提树、比丘尼等图像,中有一座禅床式低坛,上塑一位高僧洪辨的坐相,另有一通石碑,似未完工。从洞中出土的文书来看,最晚的写于北宋年间,且不见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断藏经洞是公元11世纪时,莫高窟的僧人们为躲避西夏队,在准备逃难时所封闭的。
游览图里里标出了王道士的墓塔位置。于是我决定要去看看。
 
莫高窟与王道士
                                                             从嘉峪关到敦煌的路上
 

莫高窟与王道士
                                                          飞天路灯

莫高窟与王道士                                                  飞天似乎就是敦煌的象征


莫高窟与王道士
                               鸣沙山的东麓到这里是一个断崖,人们就在崖壁上开洞供佛


莫高窟与王道士
 据说迎着朝阳,洞里金光灿烂,不过这些洞窟是在车上所拍,据说是供养人或开凿洞窟的人住的

 

莫高窟与王道士

 

 莫高窟与王道士

 

莫高窟与王道士

       这就是莫高窟的全景,沙漠到这里有个断崖。图片是从莫高窟预约网上取来的

 

莫高窟与王道士

                                           洞窟里不让拍照,这张也是预约网里的

 

莫高窟与王道士

                                                                              网络片

 

莫高窟与王道士

                                                                              网络片

 

莫高窟与王道士

                                                                          网络片

 

莫高窟与王道士
       九层楼高45米,依山崖而建,里边供的是世界最大的室内盘腿而坐的泥胎弥勒菩萨的造像


莫高窟与王道士                                                      塔林,里面长眠着圆寂的僧人

                   莫高窟与王道士
                                        按照游览图的指引,这就是王道士的塔

 

莫高窟与王道士
可是看那篇文章却写着要过了河才能看到王道士塔,这是干涸的河床,比较一下网上的图片,也许对面那个塔才是吧?

莫高窟与王道士
                                          在展览馆里,看到了关于王道士记录

莫高窟与王道士
                                      这些都是当年前来淘宝的外国人,右下角是王道士

                     莫高窟与王道士
                                                                            矮小的王道士
原来,王道士在发现藏经洞后,第一时间就步行数十里报告了当时的敦煌县令,希望引起重视,又上报当时的甘肃学政,他们只是建议把文物运到省城去保管,最后因为运费贵而犹豫了。据说王道士也曾斗胆书信密报清宫老佛爷,竟泥牛入海。这之后才发生了外国人盗掠事件。这就不能怪王道士了,他只是一个农民,只知道要修缮洞窟做他的道观,既然本国不管,那与其让古物被流沙掩埋,还不如卖掉换点银元来搞他的建筑,总比化缘好的多吧?所以,不能同意《道士塔》中说的,王道士是历史的罪人,有罪的是当时的政府及贪官污吏。

莫高窟与王道士
                                                  这是被出售的菩萨与抬菩萨的民工

莫高窟与王道士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标志着敦煌莫高窟保护与研究工作的正式开始

莫高窟与王道士
1950年,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国家正式参与敦煌文物的保护、维修与研究
 
       莫高窟与王道士
            当时的流沙几乎填满了洞窟,王道士就是在清理这样的流沙和积沙时发现藏经洞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桂林靖江王陵
后一篇:鸣沙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