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回乡扫墓时,老舅舅听说桂林兴安的山里有处秦家大院,便专程到来,想寻到自己祖上失散的秦氏家人。
秦家大院位于桂林市兴安县白石镇水源头村。兴安距桂林65公里;而秦家大院距兴安县城又30公里。
因其遗存的古民居宏大而自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院落,故又有“秦家大院”之称。
现在村中依然完整地保留大片的明末清初民宅。
汽车翻山越岭,终于在遥远的山窝里找到了秦家大院。
果然令人赞赏!真可谓深山出俊鸟!
想像不出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是如何在这荒僻的地方建起如此规模的华丽豪宅的?而且有十几座房屋是同一天上的大梁!可见当时的银子是大大滴!
据村民说,他们是唐代名将秦琼的后人。在明洪武年间,他们的祖上千里跋涉来到桂北地区。后来看中了水源头村周边的山形地势,于是选取了这个“风水宝地”落下根基。经过多年繁衍,渐成规模,依山势拾级而建造了成片的大宅子,占地面积约17000多平方米,院内建筑群主次轴线分明,依轴线层层深入,左右对称,梯进布局,高墙窄巷,错落有致。古屋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门窗雕梁画栋、门楣铭文,很显文化且古色古香。这些宅子基本为三进三开,房屋分为四组,组与组间隔两米,形成狭长的巷道,均以青石板铺筑。宅子的基脚墙壁都砌以百斤或吨重的青石方墩,砌上1米多后,才改用青砖砌至屋顶。庭柱下的石礅上凿有各种花饰,精细美观。

水源头村因村前田峒有一条长流不息的小河,汇入湘江主源白石河,故名“水源头”;这里是湘江的源头....

这些树木都是银杏,要是在秋天来,想想是个怎样的灿烂景色?

在村头,向一位老者打听......老者说我们的家谱刻在石头上....

老者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这里是桂北游击队打响第一枪的地方!

我父母当年就是桂北游击队的,因此我很感兴趣;说不定爸妈在这里战斗过呢!于是请老者带路.....

这是当年国民党的乡公所

游击队偷袭了这个乡公所,缴获了存放在这里的许多枪支弹药.....

伪乡长逃往后院......

老者拉开门板给我们看.....

这是游击队员追击乡长时子弹擦着墙角留下的弹痕......

这里才是大院的大门

文魁、武魁
这个大院出过文武状元,是恩科。旧时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乡、会试,是为正科。当遇皇帝亲试时,可别立名册呈奏,特许附试,称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故称“恩科”.......

进了大门之后的空间......

三进院落的通道之一.....

老者回头招呼:跟我来呀.....

这是一进院落的封火墙......

二进、三进.....

每一进之间是阶梯式的依地势抬高而建......

宅子的基脚都砌以百斤或吨重的青石方墩,砌上1米多后,才改用青砖砌至屋顶.....

阶梯式的院落青石铺地.....

防火防水........

这是另一条巷道.......

每家的门楣上都有吉祥语........

古宅光影....

很为没保护它们而着急呢,买几斤桐油刷一下?

房间内..........

随便进一个院子就是镂花门窗.....
引我注意的是这副对联:持家应晓勤和俭;作妇要知德与贤.....

堂屋刻花柱基

这是所见过的祠堂里最精美祖先供龛.....

全族均按祖宗留下的遗训排资论辈,用完这些字后,二十代后再做打算。接待我们的老者目前是子字辈...

每家的堂前都有天井

再大的雨水也淹不了房屋,会通过天井排出去......

这又是另一条巷道..........

从边巷看主排屋.....

这家的门槛似乎好高啊.........





爬上最高处......

俯瞰全村..........风景独好
加载中,请稍候......